福州市政協2024年工作亮點回眸 凝聚共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
2025-01-06 22:22:5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月6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1月6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福州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正式開幕。會上,福州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劉卓群作第十四屆福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24年,福州市政協及其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對市政協工作的各項要求,緊扣市委中心任務,認真履行協商議政職責,扎實做好凝聚共識工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作出了新貢獻。 一年來,市政協突出政治引領,牢牢把握政協工作前進方向。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引導全市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深挖理論和實踐“富礦”,深挖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關于政協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以展示點為陣地,深化“走進政協”品牌建設,接待全國政協系統和福州各界人士96批、1800多人次參觀學習。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研究制定《福州市政協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舉辦各類學習教育活動40余場,講授專題黨課7場,開展警示教育2場。 一年來,市政協突出服務大局,持續彰顯政協工作擔當作為。組織開展2場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6場專題協商會、2場對口(界別)協商會、10個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緊扣黨政關切建言資政、緊扣重點工作協商議政、緊扣重點任務盡責助政,圍繞“加快發展海洋裝備產業”“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等議題,形成一批調研協商成果,審議通過《關于凝心聚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的意見》,連續三年參與主辦“六五環境日”、福建省“6·6放魚日”等主題實踐活動,有效助力福州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市政協突出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民主監督實效。提案辦理務求實效,收到各類提案813件,立案578件,立案率71.1%,均已辦復,2000多條提案建議經過辦理,轉化落實為政策文件、推動形成規劃思路、促成惠民實事。特色品牌持續打響,“榕你來商量”基層協商品牌入選2024年福州市改革優秀案例,依托建在界別和縣(市)區的45個政協委員聯系點,組織政協委員下沉一線,開展微協商活動,累計800多人次參與,收集反映問題110多個。惠民實事積極開展,2024年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近3000條,其中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超百條,省政協采用700多條,市本級編報149期,獲市領導批示32件次。 一年來,市政協突出廣泛凝聚共識,始終高揚團結民主旗幟。與黨派團體合作共事局面融洽,優先邀請14個參加單位聯合承辦20個協商議題,優先保證市各民主黨派的大會發言,優先加強黨派、工商聯集體提案督辦,優先編輯報送黨外人士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民族宗教工作鞏固提升,深化“福籽同心結伴行”品牌建設,走訪宗教場所和宗教界代表人士近30場次,完成《福州市宗教活動場所土地確權研究》報告。對外團結聯誼更加緊密,創新籌辦榕港澳青少年“同心同夢同行”研學夏令營;與省政協接續舉辦“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全網傳播量超過1億人次;推動政協委員與臺胞結對交友210對,組織臺胞“走進政協”405人次。文史宣傳工作成果豐碩,完成《福州摩崖石刻史話》《福州文史資料第41輯》等征編出版工作,舉辦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翰墨展等文化交流活動。 一年來,市政協突出政協自身建設,努力打造能力過硬隊伍。黨的領導更加有力,堅持在市委領導下統籌推進政協工作,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組織50多場主題黨日活動。履職能力更加強化,實施“委員履職強化年”行動,舉辦兩期委員異地培訓班,組織開展60多場有內容、有特色的界別活動,統籌開展“五優”評選,形成鮮明的正向激勵導向。機關保障更加有效,主動融入省政協“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品牌矩陣,全面加強對各縣(市)區政協工作的指導,密切與全國各地政協的聯絡互通,鞏固提升“黨建+文明創建+履職提升”實效。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市政協將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持續深化“三爭”,開展“奮勇爭先”行動,緊扣市委中心任務,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