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陶瓷產業走出發展新路徑——再現千年古法 名家跨界合作
2025-01-06 09:22:3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青中透白,如碧水天光,連峰潑黛,將“天青色等煙雨”的歌詞變成現實。走進位于閩清經濟開發區的東南瓷都研學基地,文創展品架上,一個個“碧水青”茶盞格外亮眼。 從僅存于博物館中的殘片,到展架上的眾多展品,“碧水青”的重見天日,折射出閩清陶瓷產業向上求索的發展道路。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探索多種發展模式,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古老的東南瓷都,正綻放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古法重見天日 閩清陶瓷產業發展史,由來已久。早在宋元時期,閩清義窯瓷器便借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東風,暢銷全球。近年來,閩清陶瓷業穩步發展,取得不俗成績。然而,在省科技特派員、東南瓷都研學基地負責人許國發看來,當下取得的成績,還遠遠不夠。 “近有泉州德化,遠有江西景德鎮。閩清的陶瓷業想要更進一步,必須做出自己的特色。”許國發表示,閩清陶瓷企業大多集中于工業瓷領域,技術含量低、利潤低。“近年來,閩清縣委、縣政府提出‘五瓷并茂’的理念,推動更多陶瓷企業向功能瓷、藝術瓷等領域發展,提升產業附加值。” 帶著這一理念,許國發及其團隊著手創建了東南瓷都研學基地,致力于傳承和復興閩清陶瓷文化,推動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去年4月,在他的努力之下,美麗的“碧水青”主色調重獲新生。 這種色調,源自閩清縣博物館內所藏的宋代青白瓷殘片。雖然已經過了近千年,但其獨有的青白相結合的色調,仍令許國發頗感興趣。對照傳統色系表,他為其取名為“碧水青”。“這種獨一無二的釉色,才是閩清陶瓷獨有的印記。” 而今,經歷一年多的研究與調色,許國發及其團隊終于成功復原了“碧水青”。它成功融合白瓷的素雅與青瓷的靈動,也成為新“閩清窯”的主色調。 閩清窯秉持深入挖掘閩清陶瓷歷史文化的理念,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全力打造統一的閩清陶瓷品牌。閩清縣還成功申請“閩清陶瓷”及“閩清青白瓷”兩個國家地理商標,致力于打造“閩清窯”地域公共品牌,在藝術瓷領域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探索變現渠道 在藝術瓷領域,名家的積淀與品牌效應,往往能帶來極大的附加值。剛剛涉足這一行業的閩清陶瓷,如何彎道超車?去年12月,一場別開生面的陶瓷與壽山石雕刻精品展,為閩清藝術瓷指出了新的發展方向。 走進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在一件件陶瓷與壽山石展品中,由許國發與壽山石名家邱梅玉聯手創作的《童趣》格外引人注目。作品運用細膩的陶瓷工藝與“碧水青”色調,呈現獨特質感與光澤。在精細的雕刻之下,兒童的神情和姿態栩栩如生,一顰一笑,展現天真活潑的一面。 據悉,這件作品本是一方壽山石印章,許國發借其形制燒制青白瓷,既賦予原作別樣的觀感,也展現青白瓷作品的更多可能。 “壽山石雕,是福州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然而,大部分作品都由大師手工雕刻而成,難以復制。”許國發表示,瓷器的優勢,正在于可以大批量燒制。“限量燒制大師作品的陶瓷款,既可以幫助作品更好地傳播,也能為閩清陶瓷探索更多變現渠道。” 去年12月,《童趣》被省海峽民間藝術館正式收錄,成為該館的重要藝術藏品。這也證明了這一道路的可行性。“后續,我們將積極與各大壽山石名家合作,請他們提供作品數據,再由我們燒制成瓷,以新的形式傳承名家經典。” 培養行業人才 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近年來,閩清大力培育本土高技能人才和產業工人,為陶瓷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2024年,閩清陶瓷產業學院首期職業技能培訓班在閩清縣經開區管委會開班,全縣30余名陶瓷行業工作者參加培訓,培訓包括現場教學與上手實操等環節。在5天時間里,陶瓷行業工作者集中學習了閩清陶瓷文化、陶瓷藝術鑒賞、陶瓷裝飾綜合知識等進階技能。 “以陶瓷工業旅游為抓手,我們著手整合現有的陶瓷產業相關資源,全力打造國家級研學基地(營地)。”許國發表示,去年,東南瓷都研學基地順利獲評閩清縣第三批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許多中小學生紛紛來到基地,觀看陶瓷制作過程,體驗閩清悠久的陶瓷文化。 閩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閩清著力建設陶瓷科技孵化器、福州市陶瓷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為諸多創業者提供優質的創業平臺。未來,閩清將進一步推動陶瓷文化、陶瓷產業、陶瓷科技等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讓閩清陶瓷業煥發新的活力與生機。(記者 阮冠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