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加快建設海濱城市山水城市 “綠盈鄉村”高級版數量全省第一
2024-12-27 12:03:03?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26日,福州市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24年度福州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福州市持續厚植“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生態基底,聚焦建設美麗福州,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持續推進產業綠色化。包括: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打造一批綠色標桿典型,今年福州共新增15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國家級綠色園區;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截至11月底,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約98.1%;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占全部公交車比重93%,新能源出租車(含網約車)占全部出租車比重91.8%。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福州全面推進設備更新,今年共有38個設備更新項目,總投資97億元,獲國債資金11.15億元,獲批資金總量占全省25%,居全省第一。同時,大力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推進汽車、家電、家裝、電動自行車、公交車、老舊營運貨車和農機領域以舊換新工作。 優化能源結構。福州加快建設連江外海、馬祖島外海風電項目,以及福建LNG、長輸管道(福州至三明段)等項目,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前三季度清潔能源發電量為472.83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此外,福州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倡導全民綠色低碳生活;深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完成230座生活垃圾分類屋(亭)新建改建任務;組織開展低碳試點創建工作,臺江洋頭口社區、連江梅洋村、高新區旗山文城社區已通過低碳試點驗收。 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其中,藍天保衛戰方面,推動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噪聲污染防治等工作,1至11月,福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7.9%。碧水保衛戰方面,重點推進城區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飲用水源保護、美麗河湖建設等工作,1至11月,福州主要流域36個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100%。碧海保衛戰方面,推進入海排口整治、海水養殖尾水治理和入海溝渠除黑消劣行動,“消劣”任務完成全年目標;常態化開展海漂垃圾治理,平均分布密度和覆蓋度達到省級目標要求。凈土保衛戰方面,強化土壤污染防治,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利用率、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 持續推進全域治水,頒布施行《福州市全域治水條例》。設立福州“河長日”,河湖長制工作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三名,獲得國務院和福建省正向激勵。 此外,福州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規劃布局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提升智能監管水平;深化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完成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成為福建首宗復合型自然資源確權登記。 加快建設海濱城市山水城市 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全覆蓋。推動福州市和臺江、福清、連江等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材料通過省級審核,支持長樂區、永泰縣申報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綠盈鄉村”高級版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系統推進生態修復。統籌推進實施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海岸帶保護修復、礦山治理等生態修復重大工程,成功打造閩江流域“山水工程”和濱海新城海岸帶防災減災全國、國際典范。 全線提升兩江四岸品質。加強規劃布局,著力在“水上、岸上、陸上”策劃實施一批融生態保護、休閑觀光、人文歷史等于一體的標志性工程。加強項目建設,重點打造閩江水上游、淮安遺址、侯官古村、會展—協和精品段落、三江口—馬尾精品段落等“6線16節點”的“兩江四岸”新風貌。 爭創國際濕地城市。推動閩江河口濕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今年4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向《濕地公約》提名福州市參加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工作邁出堅實一步。按序時進度推進三江口植物園建設,三江口植物園已列為福建省野生植物保護機構。新建和改造提升全市公園綠地90公頃,新改建福道110公里、郊野公園2.8平方公里、口袋公園20個。(記者 趙錚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