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陳靖姑文化海絲行活動舉行
2024-12-07 14:29:2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2月7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12月7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促進會指導,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倉山區(qū)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倉山區(qū)委宣傳部、倉山區(qū)文體旅局承辦的2024年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陳靖姑文化海絲行活動在福州市倉山區(qū)江心公園啟幕。 活動現場。倉山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陳靖姑信俗文化是起源于倉山的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國臺辦列為2024年對臺重點交流項目。本次活動以“南臺臨水 海絲傳福”為主題,依托倉山地緣優(yōu)勢,通過香頌儀式、文藝展演、非遺體驗等系列活動,展現閩臺同源的陳靖姑文化內涵,大力拓寬閩臺交流溝通平臺,提升陳靖姑文化在溝通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方面的橋梁紐帶作用。 本次活動開幕式中,閩臺嘉賓和海絲沿線來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2024年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陳靖姑文化海絲行活動正式啟動。 “三十六婆官”迎接隊伍。倉山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活動現場,36位頭戴“三條簪”的女子組成“三十六婆官”迎接隊伍,生動還原陳靖姑文化傳說。“印象臨水”文藝展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融合閩臺文化特色的視聽盛宴,展示了兩地文化同源共流的緊密聯系。 此次活動期間,閩臺兩地嘉賓將在文化、民俗、藝術等多方面進行深度交流互動,還將舉辦臨水文化海絲緣主題敘緣會、閩臺陳靖姑文化創(chuàng)意作品展、海絲百福圖繪制儀式、倉山臨水文化之旅等活動。兩岸代表齊聚一堂,通過交流互動,民俗文化得以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進一步豐富了陳靖姑文化的傳承體系,為其在當代社會的延續(xù)與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動現場。倉山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福州陳靖姑故居管委會主任鄭煒表示,“陳靖姑文化起源于福州,傳承在閩臺,賜福到世界各地。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陳靖姑文化海絲行活動是倉山區(qū)舉辦的一項品牌項目,今年參與的臺胞和海外社團盛況空前,活動后期還將前往馬來西亞交流,將臨水文化傳播到更遠更廣。”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