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魅力在哪里?10個發展中國家32名政府官員來榕考察交流側記
2024-11-24 09:53:0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這真是一次很棒的中國之行!”“福州的科技特派員和文化保護工作,值得我們學習!”20日至23日,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專題研修班學員來榕考察交流。4天時間里,由尼泊爾、格林納達、坦桑尼亞、尼日利亞等10個發展中國家32名政府官員組成的參訪團,他們在福州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記者在隨團采訪中探尋答案。 研修班學員參觀三坊七巷。記者 池遠 攝 看到了什么? 福建福州的減貧實踐與鄉村振興成果 福建是中國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發祥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大力倡導推動的一項農村工作機制創新。25年來,福建省積極引導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由中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項目科特派減貧示范項目辦公室和福建科技文化創新協會協助組織的這次活動,重點了解中國通過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展減貧與鄉村振興實踐。 閩侯縣上街鎮侯官花卉產業園內,在科特派的技術加持下,百余畝的園區內春意盎然,盆景爭妍,鮮花盛開。60多家商家經營的花卉園,不時有市民群眾前來消費。作為全市最大的花卉批發零售市場,美麗的“鮮花經濟”正為侯官這座千年古村的振興之路和村民的致富之路“添香增色”。 “2020年初,我們在村里建起產業園區后,省農科院和福建農林大學科特派團隊幫助我們規劃設計、科技種養,將園區打造成以特色花卉為主體,配套鄉村休閑旅游、綠化工程、家庭軟裝、庭院設計等花卉衍生產業,集特色花卉展示、批發、零售及技術交流于一體的多元化創意花卉產業園區,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侯官村黨委書記王國志介紹,目前全村40多名村民在園區內從事鮮花種植、加工、物流等工作,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并帶動村集體收入近百萬元。侯官村成為福州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示范村。 納米比亞學員克里斯托弗深有體會地說,侯官村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脫貧工作中,福州的科技特派員讓人們學會更多技能、擁有更多就業機會,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從而擺脫貧困。” 科特派不僅有專家學者,也有企業家。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曄向學員們介紹說,在通過院士專家團隊科特派為企業“強筋壯骨”后,他也成了一名科技特派員,帶動福州和南平5100多戶農戶種植靈芝,幫助10多個鄉鎮實現村集體收入增收,累計幫助1000多戶貧困戶脫貧,并因此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我們公司還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認可的食藥用菌種植加工示范基地,為全球培育數百名食藥用菌栽培和管理人才,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相關產業發展,并榮獲聯合國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 “你們將自己的發展成果回饋社會,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并從事公益事業,這種人道主義精神真的太了不起了,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岡比亞學員伊斯梅拉由衷地為企業點贊。 感受到了什么? 福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繁榮的文旅經濟 “好美的古村落,我仿佛來到了中國古代文人筆下的世外桃源。”在倉山區城門鎮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古厝連片、田園如畫,小橋流水映襯著古樸人家,學員們不禁發出感嘆。大家漫步于古道街巷中,了解梁厝的耕讀文化、士子文化、理學文化,以及古厝保護修復背后的故事。 “梁厝村的保護修復工程不僅是一項文物保護工程,更是一項改善人居環境、保存鄉愁記憶的重要民生工程。”來自尼日利亞的奧比迪切不禁想起前一天參觀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他感慨道:“福州的傳統建筑保護得很好,這是福州政府為子孫后代留下的珍貴遺產。我認為,我們要像中國這樣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 福建春倫集團助力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開發減貧模式,曾榮獲第二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公司積極傳承弘揚福州傳統文化,帶動中國和世界發展中國家民眾就業增收。22日下午,在春倫茉莉花茶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春倫大眾茶館,學員們品茉莉花茶,嘗橄欖等福州小食。 “歷史悠久的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發源地。”臺上,年逾七旬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大師張子健精神矍鑠,向大家介紹了福州茉莉花茶的悠久歷史和窨制技藝:“茉莉花茶由烘青綠茶和茉莉花窨制而成,需經過平、抖、蹚、拜、烘、窨、提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精心配比、充分窨制,才能保證茉莉花茶的品質。” 學員們對技藝頗感興趣,紛紛向張子健請教。在其指導下,大家手握竹篩,輕輕搖晃著花茶,翻滾的葉片飄散著陣陣清香。隨后,伴隨著優美動人的旋律,身著中式旗袍的茶藝師演繹了精湛的泡茶技藝,并將茉莉花茶敬獻給學員品鑒。 互動環節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張子健每說一句喝彩詞,學員們就用福州話“好啊”接上:有福之州、茉莉花茶(好啊),茶中翹楚、出類拔萃(好啊),以茶會友、天長地久(好啊)……文化傳承、使命擔當(好啊)。他還教大家用福州話說七道工序名稱,引得學員們踴躍舉手模仿。對于敢于挑戰的學員,茶館獎勵1盒茉莉花茶。現場氣氛熱烈,其樂融融。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福州人民的熱情好客,感受到了有福之州的魅力!”老撾學員本帕說,此次研修旅行,他學會了一些福州方言,還領略到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謝謝春倫的文創伴手禮,我將把這份珍貴的禮物帶回我的國家,讓更多人了解福州的非遺技藝和傳統文化。” 收獲了什么? 中國的減貧經驗和合作意向 25年來,科特派制度在推進中國改革發展、鄉村振興、實現減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交流會上,福建的科特派制度和中國的減貧模式讓學員們產生濃厚興趣。 “中國的減貧經驗不斷啟發著其他發展中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寶貴借鑒。”肯尼亞學員薩達認為,分享減貧經驗對攜手推動國際減貧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中非合作論壇為非洲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幫助我們擺脫貧困。此次到訪福州,我們看到了中國在減貧與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學到了更多寶貴的減貧經驗。” 交流會現場,學員們積極向中國代表提問,尋求合作機會。 尼泊爾學員基爾坦表示:“尼泊爾也是亞熱帶氣候,擁有近150種不同的草藥和靈芝品種。我們非常希望福建福州能派遣一支科特派隊伍前往尼泊爾,考察當地中草藥資源,共同開發并形成一條產業鏈,幫助我們的民眾實現就業增收。” 尼日利亞學員奧比迪切則關注市場與產業合作。“非洲有廣闊的市場潛力,我們非常歡迎像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中國企業前往非洲開設分公司和工廠,與當地企業合作,推動我們的減貧事業和產業發展。” 曾在中國留學的塞拉利昂學員福達伊則希望,讓受到中國幫助并來留學的非洲學生,到中國企業或單位實習和工作,以便深入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 臨近午飯時間,學員們興致不減。大家的問題主要聚焦于如何讓科特派制度成功推廣至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省農科院研究員翁伯琦看來,產業發展需要依靠科技進步,而科技人才將起到關鍵作用。應選派一支高素質的科技隊伍與國外相關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同時建立示范基地,通過項目帶動、產品開發等方式,幫助當地人民掌握農業科技知識,進而將成功經驗推廣至更廣泛的地區。 面對各國的熱切期盼,福建和福州的企業代表也逐一回應,并主動留下聯系方式,表示非常期待與各國伙伴開展合作,共同助力當地減貧和經濟發展。(記者 張國鐵 傅亦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