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船政再起航 揚帆新時代
2024-11-14 15:47:42?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150多年前,法國人士曾經參與建設中國福建船政和福建船政學堂,法國最早接受中國公派留法學生;百年前中國青年赴法國負笈求學,其中一些有志青年后來為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5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到中法有關福建船政的往事。 船政文化園區全景。 1866年,船政在福州馬尾誕生,成為近代中國探索國家自強之道、復興之路的前沿陣地,承載著中國向海圖強、聯通世界的歷史。 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聚焦新時期賦予的新使命以及“中法交流的重要平臺”的新定位、新要求,致力將船政打造成為集世界文化遺產、5A級旅游景區、國際交流品牌載體、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四位一體的綜合平臺,推動船政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 船政學堂是中國第一所法國式大學。 打造國際交流新名片 中國第一所法國式大學、船政從法國引進的機床、法國工程師參與設計的輪機廠、近代按照法國造船工程技術組建的繪事院……步入船政文化園區,與法國有關的歷史印記不時映入眼簾。 “lieudemémoire”(記憶之地)——這是法國學者、“船政之友”魏延年對船政所在地馬尾的精辟概括。他說:“馬尾是中法關系的重要連接地,這里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更承載著中國聯通世界的故事?!?/span> 如今,船政聯通世界的故事仍在續寫。今年,以中法建交60周年為契機,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走出去”“請進來”,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全力打響船政國際交流品牌。 讓船政文化“走出去”。5月,管委會聯合巴黎綜合理工學院中國校友會,在法國舉辦中法船政文化交流會活動;7月,為期一周的福建船政文化展在巴黎舉辦,講述中法在船政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讓全世界見證船政的輝煌成就和魅力。 把國際友人“請進來”。今年,葡萄牙駐廣州總領事托馬斯·阿澤維多等國際友人來到船政文化園區,深入了解百年薪火相傳的船政精神和中法文明交流的生動往事。 依托船政文化園區,管委會著力搭建多元化的國際交流平臺,揭牌成立“船政之友”國際交流中心,邀請法國國立應用科技大學上法蘭西分院現任校長阿梅爾·德·拉布多奈、上法蘭西理工大學國際關系處主任塞西爾·加爾松等參加揭牌并交流座談;聯合福建歐美同學會共建留學報國教育基地,形成國際交流合力;深化國際學術交流、研究,向世界講好新時代船政故事。 “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借助更多文明交流互鑒活動,增強船政品牌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全力打造中國國際交流的重要名片?!备=ù幕芪瘯嘘P負責人說。 福建船政文化展在巴黎舉辦,吸引不少外國友人觀展。船政管委會供圖 塑造遺產保護新樣板 在馬限山東麓,船政文化馬尾造船廠片區保護建設工程(三期)項目建設緊鑼密鼓,全部建成后,船政文化園區將成為綜合性、復合性傳播和普及船政文化的“大博物館”。 圍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目標,福州以“大博物館”理念,對船政歷史風貌與傳統布局進行全面復原、活態保護,打造集生產、參觀、研學、實訓、科研等一體化的活態保護與利用場景。 提升后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以及活化利用的機修車間、輪機廠、繪事院等,生動講述向海圖強的船政往事。 去年底,園區利用二號船塢和1.5萬噸船臺原有的工業設備建設活態保護區,延續百年船政的生產脈絡;今年,園區內又建成嚴復廣場,同時將開設“嚴復講堂”,打造嚴復思想文化地標,提升園區景觀的文化內涵。 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2023年度福建省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自2023年以來,船政文化園區殊榮不斷。今年8月,園區更是“雙喜臨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福州馬江海戰紀念館分別榮升國家二級、三級博物館。 福建船政文化研究院于去年年底正式揭牌,今年,船政系統的青年學者受邀赴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就船政文化進行學術報告;與廈門大學文明交流互鑒研究中心共建智庫,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特聘國內知名專家擔任研究員。此外,“船政文化基因工程”持續推進,國內第一本船政文化研究學術期刊——《船政》研究集刊已經出版三期,《船政大事記》《羅星塔志》《海軍昭忠祠》等書籍將接連出版……船政文化研究向更高水平發展,為申遺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引領文旅融合新風尚 今年福建文旅的頂流,全國首臺船政歷史題材立體演藝、全國首場海洋強國主題多維體驗劇《最憶船政》當居前列。截至目前,融入虛擬及增強現實、全息投影等技術演繹的《最憶船政》已累計公演390場,接待觀眾近10萬人次,榮獲2024年全省數字文旅應用場景示范案例,成為全省文旅行業的標桿。 “我們著力用好軍工文化、海洋文化資源,建設展覽展示、數字文旅、文化創意、沉浸式體驗一體的融合發展新園區,讓船政精神和船政文化‘看得見,摸得著’。”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園區相繼引入戰斗機、坦克、榴彈炮等退役軍事裝備,打造愛國主題研學基地、海洋國潮體驗場和軍迷集合地等軍政文化樣板區。 今年,管委會還邀請奧運冠軍李雯雯、福州籍藝人萬妮達和陳昊宇等流量大V為船政文化代言;與市文旅局一起挖掘福州“三條簪”非遺,跨界融合推出《最憶船政》“三條簪”妝造體驗項目;與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國寶級大展“沙與海的對話——敦煌藝術瑰寶展”……推陳出新的文藝精品、不斷豐富的文旅業態,船政成為游客競相打卡的文旅新地標。截至目前,船政文化園區累計接待游客220萬人次。 位于船政學堂前的嚴復廣場,打造嚴復思想文化地標。 樹立愛國教育新標桿 船政是近代中國人探索國家自強之道的重要實踐。時至今日,“愛國、科學、創新、圖強”的船政精神依然激勵著后人。 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新時代軍工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著力打造特色研學目的地,打響船政研學品牌。 今年,羅星塔公園管理所、馬江海戰紀念館、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分別推出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傳承、弘揚船政精神,深受廣大青少年歡迎。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更是被人民海軍授牌“海軍愛國強軍教育實踐基地”。 依托全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管委會今年還相繼與福建師范大學等簽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共同推動新時代船政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將守護和傳承船政文化遺產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圍繞船政文化新目標、新定位,深入挖掘船政文化歷史和當代價值,向世界講好船政故事,全力以赴推動船政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及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將船政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助力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馬麗清 通訊員 傅雪辰 吳丹紅/文 記者 林雙偉/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