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的城市更美的生活 福州全力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4-11-11 09:50:5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霍口大型水庫全面建成。市住建局供圖 從干凈清爽的城市路面,到始終如一的環境污染治理,這是福州守護城市“顏值”的不變初心; 從大力推進的健康福州行動,到全齡友好的社會環境,這是福州寫就的城市發展暖心答卷; 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到蓬勃發展的綠色經濟,這是福州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 美好生活,民心所向,幸福所在。自去年榮膺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以來,福州帶著“共建可持續的城市未來”的美好愿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福州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行動綱要》要求,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可持續發展。一張張民生清單的完成,一張張幸福賬單的兌現,讓可持續發展福州樣板亮點十足。 綠意涌動 水潤榕城 “干凈、有序、有品質!”這是不少游客對福州這座城市初印象的高頻回答。贊揚的背后,是福州以“路見本色、席地而坐”為目標,對城市環境衛生水平的執著追求。 210條主要道路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水掃把”全覆蓋,3500多個小區的近5000座垃圾分類屋(亭),14個覆蓋生活垃圾全門類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項目,1個數字紅廟嶺精細化管理平臺…… 一根精細化治理的“繡花針”,在城內各角落“穿行”,帶來一場綠色、共治、共享的生態蝶變,讓綠色榕城“風景這邊獨好”。 在田間地頭,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做足加法。截至目前,全市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16.16萬噸;液體糞污還田利用25.59萬畝(次)。不再“流浪”的廢舊農膜,讓地膜不再是“地魔”。目前,全市農膜回收率已達85.4%。 作為用處不大但必須處理掉的廢棄物,讓農民最頭疼的秸稈,也通過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肥化、原料化等多種方式,實現93.62%的綜合利用率。 視線從陸地轉向海洋,福州還有濱海新城岸段的全國“美麗海灣”、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閩江河口濕地,88.4%的入海排口水質達標率,85.9%的近岸海域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這是福州護好“藍色家園”的有力寫照。 一條綠意盎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福州用心做好增強城市安全韌性的“必答題”。 一張持續織就的“三江一溪八節點,五橫四縱三輸出”的市級骨干水網里,有“一閘三線”工程全線通水、霍口大型水庫全面建成的喜悅,也有昌西中型水庫、“一庫三線”等重大引調水工程的全速奔跑,還有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久久為功。據了解,目前全市已開工建設水廠6座,累計鋪設管網599公里,受益人口29.9萬人。 民生為上 全城皆“暖” 讓城市托舉起美好生活,是福州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核心要義。一樁樁、一件件辦到百姓心坎上的民生實事里,有福之州的幸福指數正持續上揚。 “一老一小”,既是一個家庭需要守護的兩端,也是一座城市滿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兩端。在福州,一張“幸福地圖”里,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目標正漸漸成為現實。 夕陽更紅,朝陽更美。福州通過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供給,今年已建成20個長者食堂、2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為1086名老年人開展“平安通”服務。同時,兒童友好品牌持續打響,20個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如溫暖陽光,照亮孩子們的成長之路。 為守好榕城“半邊天”力量,福州運用數字技術,促進女性就業創業,“福州市海峽女性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創新實踐的“168”服務機制,探索精準服務女性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思想,“健康福州”蹄疾步穩。 在福州,疾控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市疾控中心(市衛生健康監督所)組建和內設科室設置完成;全省規模最大的市級疾控中心建成投用;優質醫療資源持續擴容共享,通過開展千名醫師下基層活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為強化職工保障服務,475個職工服務e站溫馨十足,實現主城區網格化覆蓋和鄉鎮(街道)全覆蓋,服務輻射站點周邊一刻鐘生活圈職工群眾近20萬人。今年新建的23個共享職工之家與超200家“媽媽小屋”,讓不同群體都能感受榕城的暖心呵護。 活力迸發的文旅經濟、創新升級的文旅業態與蓬勃發展的文旅產業交織,帶來文旅市場的“熱辣滾燙”。今年春節及“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游客1206萬人次,游客旅游花費110億元,按可比口徑接待總人數、游客總花費較2019年翻一番。 轉型提速 發展增質 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條“鏈”的加速串聯……可持續發展的賽道上,“福州答卷”正用心書寫。 沿福清興化灣綿延的海岸線望去,蔚藍海面上,一座座風電機組如一根根“定海神針”矗立其中。隨著葉片徐徐轉動,一股股綠色“新風”源源不斷輸向千家萬戶。 與風共舞的壯觀場景,也能在長樂、連江等地看到。從風機自主研發,到產業鏈自主可控,再到進軍深遠海,一個個踏實前行的足跡,見證了福州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多綠色電能的執著追求。 截至今年6月,福州市清潔能源裝機容量1361.3萬千瓦,占各發電類型總裝機容量的58.8%。 海洋,賦予了這座城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奮楫揚帆、耕海謀強的“海上福州”建設道路上,福州海洋科創高地建設穩步推進,培育涉海高新技術企業238家。今年,全市共121個海洋經濟重點項目列入示范區重點項目庫。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福州身影”同樣動人。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升檔提速,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運營“絲路海運”航線9條,成功舉辦首屆世界航海裝備大會,漁業周·漁博會成為全球第3、全國第2大漁業展會品牌…… 一邊,是海洋經濟這艘巨輪的乘風破浪;一邊,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亮眼未來。 福州全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今年新增15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個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通過典型示范效應,帶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 從京東方,到申遠新材料,一個個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落地福州。“揭榜掛帥”項目的開展,更助力重點產業核心技術攻關跑出加速度,實現科技與產業的雙向奔赴。今年,全市已圍繞十六條產業鏈征集“揭榜掛帥”技術需求53項。 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帶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望,福州還將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持續前行,久久為功,為推動建設包容、安全、有韌性、可持續的世界貢獻“福州力量”。(記者 孫漫)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