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現代農業,福州有“種”!
2024-10-30 09:13:0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打造特色現代農業,福州有“種”! 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科技特派員團隊在大棚里查看作物長勢。記者 原浩 攝 歲稔年豐,種業盛會如約而至。29日至31日,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雙交會在福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院士專家、企業和科研機構人員等齊聚一堂,共話“中國種業振興”。 一粒小小的種子,關乎百姓“菜籃子”“魚簍子”“果盤子”。近年來,福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創新成果層出不窮:青梗菜、海帶育種領跑全國,果樹、花卉等特色種業穩步推進,食用菌、茶葉種業研發上接連取得新進展。 眼下,在福州這片沃土上,種業領域驚喜連連,正在源源不斷地為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帶來“芯”希望、注入“芯”動能。 金品農業公司技術人員在實驗室觀察蔬菜新品種生長情況。記者 林雙偉 攝 擦亮“福州芯” 端穩“金飯碗” 耐熱耐濕、生長速度快——福州本土自主選育的青梗菜種子一出現,不僅破解了困擾多時的“秋淡”難題,還逐漸取代進口品種,將種子牢牢地攥在手中。 就是這樣飯桌上的常見綠葉菜,福州人口中的“三日不見青,兩眼冒金星”,因菜農種植的常規種不耐熱、不耐濕,曾一度依賴日本雜交品種。 在福建金品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協同攻關中,一批優質高抗性青梗菜新品種相繼問世,逐漸奪回了市場主導權。目前,企業年繁育青梗菜雜交種子50多萬公斤,全國市場占有率約30%。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通過品種選育、自主研發、聯合攻關,福州種業撞開一個又一個“天花板”,手握一大批覆蓋各領域的“拳頭”品種—— 做強“蔬菜芯”。產自福州的空心菜種子銷售量占全國的70%,單一苦瓜品種的育種規模全國第一,苦瓜種子銷售全國市場進入前三名; 壯大“水產芯”。海帶和菲律賓蛤仔育苗分別占全國60%、80%以上,連江成為全國最大的海帶育苗基地,福清則是全國花蛤苗最重要的培育基地; 用好“糧食芯”。全市累計引進展示示范農作物新品種2735個(次),共建立221個市級農作物新品種引種展示示范片(點),全市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高達98.7%; …… 從中不難看出,立足地方資源優勢與產業特色,福州著力發展優勢特色種業,推動優質自主品種不斷“走出去”,帶動福州種業延展四方。 種業興則農業興。依托優勢種業,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一產增加值穩居全省首位、全國省會城市首位。 官塢海產公司培育的海帶苗供應全國乃至世界。記者 林雙偉 攝 育繁推一體化 激活“芯”動力 種業處于農業產業鏈的源頭,如何進一步擴大“福州芯”的優勢? 走進位于馬尾瑯岐的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一座座鋼架大棚內種植著絲瓜、苦瓜、瓠瓜等多個品種,長勢不一,形態各異。“這一批絲瓜是同一時間種下去的,同臺競技,選拔出‘優秀基因’。”基地技術負責人陳敬和說,通過試種,能更好地篩選適合鹽堿地、耐高溫的種子。 這僅是其中一部分。“基地一年要種植近3000個品種。”陳敬和說,基地已與省農科院、市菜科所以及各大種子公司搭建展示平臺,一年來已開展水稻、花生、玉米、甘薯、大豆、蔬菜瓜果等多個品類的種植和展示。 貫穿品種研發、繁育示范、推廣銷售全過程,瑯岐種業基地正積極騰出更多田地、更廣空間,引導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基地集聚,逐步搭建起“擺禾推種”“看禾選種”的良種推介平臺。 在育繁推中,種業企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推進種業振興過程中,福州通過遴選一批育種科研、種子繁育加工及銷售企業,精準培育,加大扶持力度,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最新喜訊傳來——位于連江縣的水產種苗企業官塢海產公司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正式命名為“國家級福建連江海帶良種場”。這家全省唯一一家中國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優勢企業,在連江蔚藍海域上鋪展“海帶芯”,成就了全國著名的海帶無公害良種育苗基地。 “為實現海上豐產豐收,我們不僅提供優質種苗,引導科學養殖,還以保護價收購海帶進行加工銷售,堅持從‘種’到‘銷’全鏈條支持。”官塢海產公司負責人林哲龍說,目前,基地年育海帶苗總量30萬片,培育出“黃官一號”“黃官二號”等耐高溫食用海帶良種,供應全國乃至世界。 種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矩陣”也在持續壯大。市農業農村局種子服務站站長郭德章介紹,目前,全市持有種業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子企業有239家,2023年全市種業企業產值近40億元。“一個明顯的變化是,福州種企開展育種研發創新的動力更足了。” 做強種業鏈 壯大“芯”力量 加快建設福州種業創新高地,離不開平臺、企業的培育打造,也離不開政策方案、體制機制的逐步完善。 近年來,福州積極出臺推進種業振興六條措施實施方案,對實施種質資源保護、開展新品種展示示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等12個方面進行獎補。此外,還出臺了《關于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十條措施》等政策文件,擘畫了種業振興宏偉藍圖。 把育種硅谷“建起來”——大力推進育種技術創新,加快打造瑯岐種業創新基地,規劃了研發共享區、孵化示范區、福建省種業創新中心(瑯岐)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等三個片區。 把種質資源“保起來”——建設福清山羊保種場等4個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長樂區漳港資源增殖保護區于2011年獲批為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讓市場環境“優起來”——定期組織開展種子法、福建省種子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培訓,持續開展種子監管執法年活動,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度,打擊侵犯專利、商標、植物新品種權等違法行為。 讓科企院所“聯起來”——全市十多家種企與中國水稻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浙江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合作項目近30個;市農科所、市菜科所組建多個專家技術服務隊伍下沉一線,開展“組團式”服務,解決農企生產全過程問題,并加速種業成果落地轉化。 農以種為先。在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浪潮中,福州持之以恒推動種業振興。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獸醫師張宏彥表示,將強化各項政策落實,大力挖掘利用地方特色資源優勢基因,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力建設種業全產業鏈,實現全市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藍瑜萍 通訊員 鄭泓)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