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拓展延伸產業鏈條
2024-10-25 09:37:4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拓展延伸產業鏈條—— 踐行大食物觀 托起“舌尖幸福” 在連江日興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進行鮑魚加工。記者 原浩 攝 船從岸邊開出海半小時左右,轟鳴的馬達聲安靜了下來……近日,記者登上了位于連江定海灣的一座“鋼鐵森林”——深海養殖裝備“閩投1號”,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與傳統養殖不同,大黃魚在這里有了更寬敞的‘住宅’和可以‘深呼吸’的環境。”“閩投1號”總負責人許航說,平臺不僅搭載了自動投喂、捕撈設施,還配置了水質監測、5G通信基站等設備。自2022年投產以來,“閩投1號”帶動了周邊養殖戶共建“海洋牧場”,一年銷售成品大黃魚100余噸。 靠海吃海,如何更好地耕好“海上良田”?近年來,福州積極加快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在全省率先發展“百臺萬噸”深遠海裝備養殖,全力建設覆蓋灘涂、近海、深海到遠洋的“藍色糧倉”。 10月21日,一艘裝載2048噸凍鮐魚的“福遠漁7007”號遠洋捕撈運輸船抵達福州馬尾港,并運往宏東集團的凍庫加工儲存。這些來自遠洋的漁獲正豐盈著福州乃至全國的“魚簍子”。 作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遠洋捕撈企業之一,宏東有著規模龐大的遠洋捕撈船隊。該企業經營部經理林惠欽介紹:“我們公司擁有遠洋漁船超過170艘,每年供應國內國際市場的魷魚、沙丁魚、對蝦水產品超過十萬噸。” 海里的水產品,種類豐、養得好;田里的稻和魚,同生長、產量大;林下的食用菌,長得旺、賣得俏……在山多田少的資源束縛中,福州找到了集約發展的突破口;在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四季歌里,挖掘出創新升級的發展動力。 秋天的福州,田疇染黃。長樂江田鎮三溪村迎來水稻大豐收,農田里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有了新農機,生產的效率更高,今年稻谷產量、質量比往年都要好。”農機手夏寶林滿臉喜悅。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福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9%。數字賦能下,智慧農業應用正不斷深入,當前,福州市已建設全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2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個,入選第二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名單。 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下的福州,不僅堅持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還在不斷地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和地標產品的帶動作用,建設多元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和品牌。 細數起來,馬尾瑯岐產出的蔬菜、玉米等種子走向全國,用一粒種子改變一座島;福州茉莉花茶產業蓬勃發展,品牌價值達161.71億元;福清“吃干榨盡”一條鰻,將其做成“大產業”…… 立足“土特產”,福州形成了特色農業品牌矩陣,累計創建3個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培育出15個福州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以及459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福州茉莉花茶、閩清橄欖、漁溪龍眼等特色農產品聲名鵲起,成為全國農業版圖中的拳頭產品。 眼下在福州,現代漁業、畜禽、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花卉竹木等七大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在全方位提升“大食物”供給水平的同時,福州農業逐步走出了一條耕山牧海的特色路。(記者 藍瑜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