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社區開展“學清廉榜樣 養清風正氣——清風傳家”主題親子閱讀活動
2024-10-21 23:28:0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0月21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 通訊員 林鵬群)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44個世界糧食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培養廣大青少年兒童愛糧節糧的好習慣,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并引導廣大家庭弘揚優良家風、涵養清正作風,10月20日下午,南街街道三坊七巷社區聯合福州市婦聯、新家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共同開展了以“學清廉榜樣 養清風正氣——清風傳家”為主題的親子閱讀活動,20余組的親子家庭在本社區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南街街道供圖 活動伊始,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的林華老師先為大家介紹了世界糧食日的由來和世界糧食的現狀,并結合生活中的案例,讓同學們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希望大家能夠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養成愛糧、節糧的良好行為習慣。 同學們踴躍發言,郭家源同學說:“我們現在所處的是‘白面大米、海參魷魚,吃穿不愁’的好時代,我們不懂得吃不飽穿不暖的感受,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艱苦歲月,我要好好地珍惜糧食,自覺抵制舌尖上的浪費,爭做綠色、節約消費理念的實踐者和光盤行動的倡導者。” 同學們踴躍發言。南街街道供圖 接著,林華老師為大家講述了禁毒先驅林則徐的傳家寶青花瓷油燈和素炒豆腐的家風小故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鄭孝煊同學說:“林則徐的家風清廉節儉,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青少年應該傳承和弘揚這些優秀的品質,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后,大家共同前往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參觀學習。林華老師介紹說:“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主要收集提煉了以林則徐、王荷波為代表的若干位歷史名人的勤廉事跡、格言警句等,展示了三坊七巷源遠流長的清廉文化和思想。” 同學們前往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參觀學習。南街街道供圖 林華老師為同學們細細講解,為大家解讀了林則徐經典家訓《十無益》,講述了“蘇公十二井”“陳襄斷案”“陳若霖斬皇子”等歷史人物的勤廉故事及家風,大家認真聽講、積極互動。家長和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頗多。高詩媛同學和林華老師一同閱讀了《福建好家風》書中記載的閩中儒將郭化若一床舊棉被的故事,同學們深刻地意識到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 陳雨昕同學說:“勤廉館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我們不僅僅看到了勤廉文化的魅力,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勤廉的力量和意義。” 通過這次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讓孩子們深刻地認識到了糧食的珍貴,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并且能夠帶動家庭、影響社會,將愛國情懷和勤廉節儉的好家風深深地厚植在每個孩子的心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