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各方齊心協力解決九旬抗美援朝老兵出樓難
2024-10-20 13:07:2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社區干部和家人推著盧保權體驗無障礙坡道。記者 李白蕾 攝 “盧爺爺,這條坡道修好了,以后家人就能推您下樓了,開心不?”“好開心,謝謝你們!” 19日中午,鼓樓區華大街道體育中心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燕來到融僑花園Ⅱ區,與96歲的抗美援朝老兵盧保權家人一起,用輪椅推著老人體驗剛竣工的出樓口無障礙坡道。加裝坡道看似小工程,卻書寫了新時代關愛老兵的動人故事。 老兵遭遇出樓難 盧保權和妻子欒秀蘭在融僑花園Ⅱ區住了16年,此前身體很硬朗。但5年前盧保權得病后出行要坐輪椅,需要幾個人才能搬輪椅下臺階。“今年我們小區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我向張燕書記提議,能不能建一條無障礙坡道,方便我推著老伴出門轉一轉。”欒秀蘭說。 這里以前是什么樣子?記者在張燕展示的照片中看到,居民要走出這棟樓,得經過3級臺階。臺階兩邊都是花圃,有一邊還有一口電纜井。“對于只能靠輪椅出行的老人來說,臺階確實是‘攔路虎’。”張燕說,沒有革命前輩保家衛國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抗美援朝老兵的心愿肯定要滿足。 各方合力添坡道 按照規劃,加裝無障礙坡道并不在融僑花園Ⅱ區改造范圍內。“得知盧保權老人抗美援朝的光榮事跡,我們肅然起敬,第一時間將這個項目列入改造范圍。”鼓樓區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老舊小區(東片)改造項目負責人陳升華說,要建無障礙坡道,需要破除多個“障礙”,首先得敲掉一邊的花圃,電纜井也要移位,這里面有三大通信運營商的線路,移位需經過多個部門和單位的審批,“社區提交了幾個方案,我們逐一規劃,在現場溝通了多輪”。 張燕說,最初的方案是將大門內移,留足輪椅轉彎半徑,但會導致消防通道不合規。“我找來曾在區建設局工作的街道干部,請他與甲方一起設計新方案。后來他們提議將大樓入戶平臺外拓,敲掉階梯后重建。經測算坡道緩度,可以安全通過輪椅且不會影響路邊的機動車停放,方案基本確定。” “身邊活生生的愛國主義教材” “好事要辦好,公共空間的改造要傾聽所有居民的意見。”改造方案基本確定后,張燕建立了微信群,將盧保權所在居民樓的34戶居民都拉進群。最終,大家全票通過改造方案。僅用幾天,無障礙坡道就建好了,18日接受了預驗收,接下來還要在坡道兩側安裝不銹鋼護欄,讓老人們出行更安全。 19日,在盧保權家里,張燕貼近他的耳朵,將無障礙坡道修好的消息大聲告訴他。隨后,張燕和盧保權家人一起用輪椅推著他下樓體驗。 看到這一幕,40多歲的鄰居曾姐豎起大拇指,“這個工程是身邊活生生的愛國主義教材,我要講給孩子聽”。 “這兩年父親很少下樓,以后他隨時可以到小區新修好的中心花園透氣。感謝社會各界對抗美援朝老兵的關愛,福州是座溫暖的城市,父母生活在這里真是有福之人。”盧保權的兒子盧小波說。 記者手記 關愛老兵 傳遞溫暖 抗美援朝時期老照片、立功獎章、革命軍人證書、搪瓷杯,近年來獲頒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盧保權家里的紅色物件和紀念章讓人不由回憶起保家衛國的火熱年代。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轉眼74年過去,當年的戰斗英雄已步入耄耋之年。 老兵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尊重、關愛老兵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傳承紅色記憶,以實際行動關愛老兵,我們要為鼓樓區體育中心社區、融僑花園Ⅱ區居民、鼓樓區城投集團點贊。 想老兵之所想,急老兵之所急,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老兵心里。希望有更多像盧保權這樣的老兵享受到全社會的關愛,讓他們那份永不褪色的愛國情懷賦予我們年輕一代更強大的前行力量。(記者 李白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