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追新逐質產業興 萬億之城活力足
2024-10-16 09:52:0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傳統產業“向高攀登”、新興產業“向新發力”、未來產業“向前而行”……金秋時節的榕城,工廠車間機器不停運轉,科研院所人員埋頭研究,折射出有福之州的創新動力和產業活力。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作為一項國策,積極鼓勵支持創新”“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 福州牢記囑托,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贏得未來的“關鍵一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勇攀高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十四五”以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超過5個萬億城市,2023年達1.29萬億元,排名全省第一、全國第十八、省會城市第八。 恒美光電偏光片生產線。記者 池遠 攝 向新而行 動能澎湃 新質生產力,是中國經濟大海中強勁涌動的新浪潮,各地都在加快繪制向“新”而行的“路線圖”。在福州,新質生產力描摹的未來,正疾步趕來! 地面之上,“聰明的車”駛上“智慧的路”。點開“蘿卜快跑”小程序,確認出發點和目的地后,很快一輛頭頂激光雷達的網約車便穩穩停在路口……在福州新區,隨著多輛無人駕駛出租車進入示范應用階段,市民可在已開放的鼓石路、砥礪路、朗山路等52條道路、共26平方公里區域內通過“蘿卜快跑”小程序一鍵叫車,體驗自動駕駛服務。 蒼穹之下,低空經濟蓄勢騰飛。不久前,福建首個“定制化海上生鮮無人機安全速達”應用場景在連江啟用。這意味著,福州大黃魚首次實現“打飛的”,50分鐘內從連江深海“飛”到福州市區。 數字賦能千行百業。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開啟了一場影響深遠并持續至今的數字化轉型變革。2014年11月、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閩考察,都深入福州數字經濟企業調研,勉勵福州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福州牢記囑托,一任接著一任干,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2023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突破71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55%。全市數字經濟核心領域創新企業144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如果說“數字”讓千年閩都煥發新光彩,那么海洋則賦予了這座城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2024年是“海上福州”戰略構想提出30周年。30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極具前瞻性地提出“海上福州”戰略,在我國沿海城市率先吹響“向海進軍”的號角。如今,隨著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福州海洋經濟如同一艘巨輪,在波瀾壯闊的海洋上乘風破浪,挺進更廣闊的“深藍”,駛向更繁榮的未來。 10月12日,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迎來一個歷史性時刻——全球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正式下線。這款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研制的機組,不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更是中國風電裝備全產業鏈技術快速進步的最新成果。 “全球最大”背后,是福州人不斷加快的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成為“海上福州”建設有力的注腳。多年來,福州不斷打造面向全球的現代漁業產業以及全球化發展的海洋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海洋漁業、臨港產業、濱海旅游等“藍色經濟”迸發澎湃動力。2023年,福州海洋生產總值3250億元,位居全國第三;水產品產量307.5萬噸,位居全國第二;漁業產值691.85億元,位居全國第一。 前不久,福州市召開加快建設“海上福州”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當前,全市上下正懷著特殊感情、帶著特殊責任、扛起特殊使命,堅定不移向海進軍,奮楫揚帆耕海謀強,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 聚鏈成群 集群成勢 龍頭舞動產業鏈,是福州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特征。放眼福州,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熱潮加速從龍頭企業涌向產業鏈企業。 從“做一根尼龍繩”起步,恒申集團四十載堅守實業,以產業鏈為紐帶,上下延伸突破,打破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供應商,擁有不可替代的市場競爭力和行業話語權。 恒申集團董事長陳建龍說,創新“鏈式發展”是恒申成功的秘訣,“縱向上,集團建鏈延鏈,在業內率先打通上下游8個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橫向上,在省內首創‘政府+企業’管理模式,打造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尼龍6+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 身處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生存發展離不開園區標準化建設的承載,離不開上下游之間的協同。位于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的福米恒美產業園里的恒美偏光片智造工廠內,一片片薄如蟬翼的偏光片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然后包裝成箱運往全國各地。“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業績逆勢增長,銷售量同比增長47%,營業額也大幅增長。”福州恒美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制造中心總監李曜任說。 在新型顯示產業鏈全景圖中,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由上游裝備和材料產業、中游面板制造產業、下游顯示終端產業組成。此前,新型顯示產業鏈中,下游已集聚京東方、冠捷電子等龍頭企業,但上游環節仍處于空白階段。 偏光片是顯示產業中具有高附加值的上游環節。福州市用活產業基金,通過專項投資,協同國內偏光片龍頭企業恒美光電股份公司,在福州新區設立全資子公司——福州恒美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導入兩條世界先進的2.6米寬幅偏光片生產線,補上了福州新型顯示產業鏈條的重要一環。 “引進一家龍頭企業,帶動一條產業鏈發展。”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管委會主任陳禺說,在產業園內,已經就地整合偏光片原材料、偏光片貼合、顯示模組、顯示終端等領域的20多個上下游企業,延伸出一條完備的新型顯示產業鏈。 產業集聚優勢顯現,基于謀劃。為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福州改變傳統“廣撒網”的產業發展方式,實施產業鏈鏈長制,鍛造優勢長板,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夯實產業鏈基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優化升級,實現集群能級跨越。 聚鏈成群,協同發力。如今,6大千億級產業、19家百億級企業、217家行業龍頭企業、45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福州這片創業沃土上匯聚、蝶變、起舞。在恒申、京東方、萬華、中景等鏈主企業帶動下,福州市實現“錦綸6”、平板顯示、聚氨酯、聚丙烯等產業鏈完整布局,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0.6%,創歷史新高。 創新驅動 引領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福州如何擔當作為?近年來,福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城”專項行動,持續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科創走廊建設,開啟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的新局面。 2021年8月,福州啟動科創走廊建設,明確“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總目標,打造國內一流科技創新集聚地。2023年12月,福州科創走廊建設全面超額完成三年建設目標,形成“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科創走廊空間格局。 福州不斷深化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建設,發揮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大產業集聚,推進相關產業進園、連片、串點、成廊,深度推進產城融合,產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協同創新體系崛起于閩江兩岸。 產業界出題,科技界答題。科技成果轉化是連接研究和生產的重要橋梁,那么如何打通創新鏈與產業鏈之間的壁壘,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福州著力推動科技與產業的雙向奔赴,組織開展“揭榜掛帥”項目,加快重點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截至目前,福州市共發布四批市級“揭榜掛帥”項目榜單,已實施市級“揭榜掛帥”項目34項,支持資金5900萬元,實現“產學研用”全流程各鏈條有機結合和高效運轉。 規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系統研發及示范、大型海上風電塔筒防腐材料開發及應用研究、溫排水降溫制淡及余熱綜合利用……不久前,福州市成果轉化直通車“開”進東方電氣(福建)創新研究院。 福州市還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開辟科技成果高質量發展的“高速路”;開展走進高校院所“成果轉化直通車”推介活動,推介可落地轉化科技成果94項;依托“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匯聚3934項科技資源、264項技術需求,極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站在新起點上,福州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顏瀾萍 傅亦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