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楨故居完成整體修繕 兩大主題展陳將提升
2024-10-13 10:48:18?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沈葆楨故居完成整體修繕 “沈葆楨巡視臺灣”“船政對臺灣近現代化影響”兩大主題展陳將提升 沈葆楨是晚清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杰出的愛國者。沈葆楨故居——宮巷26號2006年5月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葆楨故居修繕工程于去年4月啟動。 記者12日從市文物局獲悉,目前沈葆楨故居已完成整體修繕施工及市級初驗。下一步,沈葆楨故居內的“沈葆楨巡視臺灣”史跡展將全面提升。 今年是沈葆楨巡臺150周年。150年前,時任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奉旨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親率近代中國第一支新式艦隊抵達臺灣。巡臺期間,他驅倭保臺、開山撫“番”、開禁招墾、整頓吏治、移駐巡撫、析疆開府、增設郡縣、建延平王祠,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開發建設臺灣。 “沈葆楨巡視臺灣”史跡展今年6月17日開展。 游客在沈葆楨故居內參觀。 “沈葆楨巡視臺灣”史跡展將提升 去年10月27日,沈葆楨故居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學生”——2023年福建省文物保護工程培訓班的現場教學課堂在這里開展。福州市文物古建專家阮章魁與邱守廉帶領120名來自全省各地的基層文物保護人員,走進沈葆楨故居,了解以沈葆楨故居為代表的福州古厝的建筑密碼和修繕工藝。 沈葆楨故居修繕工作啟動以來,一直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今年1月31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發了《古韻新風 福建福州“國保”單位沈葆楨故居修繕進行中》的新聞。 沈葆楨故居被定義為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年代最為久遠、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文保單位之一。整座古厝坐北朝南,占地面積超27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在清代和民國時期進行了修繕和擴建。整座古厝由3條軸線組成,每條軸線上都展現了不同時期福州傳統古民居顯著的建筑特點。雖然經過了400多年風雨,但沈葆楨故居的主體架構依然保存完好。 “修繕過程中,我們注意把具有各個年代建筑特征的東西保留下來。我們知道古人建造一個建筑包含了當時的社會文化、風俗以及主人的審美。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些價值挖掘出來,展現給后人。”福建省文物專家庫成員阮章魁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 央視的報道還詳細介紹了福州古厝中夯土墻、木構件、灰塑等建筑元素的制作工藝和歷史信息,展現了福州古厝修建中注重最小干預的原則以及重視修舊如舊的理念。據了解,包括沈葆楨故居在內,目前三坊七巷已經修復了100多處文保單位、歷史建筑和不可移動文物。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目前業主單位市名城公司已完成沈葆楨故居整體修繕施工,今年9月29日通過建設單位組織的四方驗評。市文物局于10月8日完成市級初驗,整改工作完成后,已于10月10日上報省文物局組織終驗,并積極跟進上級文物部門驗收工作安排,確保10月20日前完成終驗。 另外,“沈葆楨巡視臺灣”史跡展于今年6月17日正式開展,展現沈葆楨驅倭保臺以及開發建設臺灣的時代風云和豐功偉績。該展陳將隨著沈葆楨故居修繕完成進行進一步提升。 沈葆楨故居位于宮巷26號。 完成整體修繕的沈葆楨故居。 “船政對臺灣近現代化影響”專題展將提升 “船政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船政對臺灣近現代化產生奠基性的影響,始于1874年。這一年,日本明治政府軍事入侵臺灣,沈葆楨率領船政輪船水師和船政的人才班底入臺抗衡,船政文化從此流播島內,影響遍及軍政經文諸多領域,臺灣走上近代化道路,歷史面貌也從此改觀。”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說。 位于馬尾的船政學堂分為前、后學堂。如今,船政前學堂一樓的“深層脈動——船政對臺灣近現代化影響”專題展正講述著這段歷史。 “該專題展全面系統介紹了船政在推動臺灣近代化進程中所產生的重要影響,著重展示以沈葆楨為代表的船政人在巡臺及建設臺灣方面作出的貢獻。”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說。 完成修繕的馬尾船政學堂。 展覽分為“筑海防、安臺灣”“推新政、穩臺灣”“大開發、興臺灣”“夢相同、心相約”等四個部分。為紀念沈葆楨巡臺140周年,該展覽曾以交流展的形式于2014年6月分別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和高雄科學工藝館展出。 “從沈公入臺至今的一個半世紀,臺灣早已從近代化過渡到現代化,這個風雨歷程始終有船政人士參與。時至今日,船政文化一直影響著臺灣政商各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深層脈動,永不停歇。這是兩岸關系史上罕見的文化現象,它的深層原因,是船政文化與今日中國人所堅守的核心利益有著共同的價值來源。把握船政與臺灣近現代化的深刻聯系,是理解今日閩臺關系、兩岸關系的一把金鑰匙,也可以借此獲得兩岸中國人繼續攜手前行、砥礪進取的一座金色路標。”馬尾區有關負責人說,“深層脈動——船政對臺灣近現代化影響”專題展將迎來提升改造,以更好地講述沈葆楨在臺灣的故事和兩岸船政緣。(記者 趙瑩 管澍 馬麗清/文 林雙偉/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