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節節高 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成就綜述
2024-10-05 08:50:51?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福州市持續傳承弘揚、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牢記“政府會把好事辦好”的莊嚴承諾,堅持為民初心與擔當,人民至上的理念熠熠生輝。 辦好民生實事,百姓生活有了堅實保障;持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品質生活綻放光彩;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州、法治福州,群眾在安寧的天空下追逐夢想……走在福州,處處可以看到高品質生活給群眾帶來的滿滿幸福。 為民辦實事碩果累累 家住鼓樓區金明苑的李女士每天騎電動自行車上下班都會經過烏山西路西二環路口,原來她最怕在烈日下等紅燈,如今情況發生了極大改變,路口的巨大遮陽棚為她遮擋陽光,“夏天在路口多等一分鐘都是煎熬,遮陽棚做得太及時了”。 今年夏天,榕城5個路口的等候區新建了遮陽棚,受到群眾好評。這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20項6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中,多件已提前完成,讓群眾提早受益。 20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委、市政府通過《福州晚報》公開向群眾征集下一年興辦的實事,并開展“市民最滿意的十件實事”評選活動,形成生動的民主實踐。30多年來,福州市堅持每年為群眾興辦一批實事項目。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以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的方式開展為民辦實事項目票決工作,2022年在全省首創開展“人民群眾最滿意的十件實事”評選,超過1萬人次的各級人大代表參與。通過健全“黨領導、群眾提、人大決、政府辦、代表評”的為民辦實事項目閉環監督體系,福州促成更多民意變為滿意,推動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市人大社會委負責人說,歷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中,不少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就關注的,如保障食品安全和供給、推進內河整治、加強古厝保護修復和活化利用等。去年完成的20項68件為民辦實事項目中,11項提前半年完成,還有一批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代表們評出的“人民群眾最滿意的十件實事”成為今年辦實事項目的重要參考,如新建改擴建學校、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等繼續成為今年辦實事項目。 “菜籃子”工程、安居工程、環境衛生、醫療保障、教育養老……不論涉及哪些領域,只要是為民辦實事項目,政府都確保落實,人大都認真監督,用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公共服務更高效暖心 9月21日,在“好年華 聚福州”秋季校園碩博專場招聘會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的碩士生王佳佳和心儀的企業深入交流,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更明確了。“福州為人才提供了很多機會,我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王佳佳說。 就業是民生之本,牽動著千家萬戶。福州始終把就業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就業總量顯著增長,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僅今年初至8月底,“夜市招聘”“企業一線就業行動”等一系列舉措就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口8.03萬人。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點。 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穩穩的幸福。近年來,福州推進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規范化、標準化、高質量運營。目前,全市建有養老機構169家,各級各類養老床位5.7萬張,養老服務機構數和養老服務供給量均居全省首位。為解決老年人最現實、最迫切的“一餐熱飯”問題,福州已建成長者食堂584家,總餐位23958張。 讓孩子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僅去年以來,我市就支持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60所、中小學24所,建成公辦園學位1.2萬個、義務教育學位9000個。著眼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福州以推進集團化辦學等多樣化集團治理模式破解困局,目前全市284個教育集團已覆蓋1475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讓群眾就近享受便利的健康和醫療服務,我市優化整合8家市屬公立醫院,組建市第一總醫院、市第二總醫院;打通雙向轉診渠道,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建立完善基層片醫聯系制度,全市劃定約5700個網格,設立健康網格員,加強片醫聯系……隨著醫改深入推進,群眾有了穩穩的“醫”靠。 生命財產安全有保障 “每晚都有佩戴袖章的工作人員在公園附近巡邏,晚上我在公園散步,一點也不害怕。”家住鼓樓區白馬河公園附近的馮先生說。馮先生這份穩穩的安全感、滿滿的幸福感,是平安福州建設最生動、最寫實的注解。 平安是民之所盼,也是發展之基。近年來,我市扎實推進平安福州、法治福州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獲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市委政法委獲評平安中國建設先進集體。 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市委政法委印發實施《平安福州建設工作要點》《平安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部署開展民生案件依法快辦、“平安校園”建設、“平安小區”建設、綜治中心實戰提升、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等平安建設七大專項行動,推出細化配套方案和工作舉措,將平安建設責任量化到崗、明確到人、具體到事。全市違法犯罪警情、刑事警情、電詐警情同比分別下降19.3%、40.8%、23.7%,現行命案、八類暴力案件、“兩搶”案件持續保持全破;盜竊、詐騙、交通肇事等七類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由8.5天縮短至8小時左右。 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中,市委政法委推動整合110警情、12345熱線、信訪、法院、民政、人社、12348熱線等系統平臺數據資源,強化統一建模分析、碰撞比對,形成并下發重點排查清單,進一步增強排查化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新派出所警地“三聯”協力解紛工作法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3個鄉鎮(街道)入選全省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 政府用心,百姓舒心。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攀登新的高峰,讓幸福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已成為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動人旋律。(記者 李白蕾 林晗 賴志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