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看見建州”——建甌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宣傳月活動在榕舉辦
2024-09-29 13:38:0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作者:東南網9月29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 通訊員 葉秋艷)9月29日,“在福州·看見建州”——建甌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宣傳月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青年建筑師協會啟幕。 開幕式現場。東南網記者陳巧玲 攝 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進文化“雙創”,借助福州市“大平臺”,共同研討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路徑,全方位展示千年建州古城格局、文化體系、生態資源,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建甌的歷史文化風貌,感受其獨特古城魅力,讓福建人找到“福”文化的另一半——“建”文化。 開幕式上,與會嘉賓一同觀看了《建甌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宣傳片》,大家一同感受千年建州的深厚底蘊與勃勃生機。還進行了茶香詩意頌建州、北苑宋式點茶等節目表演,展現建甌獨特的魅力和風貌。 北苑茶舞蹈表演。東南網記者陳巧玲 攝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金明,建甌市委書記周靖分別進行了致辭。 周靖表示,建甌古稱建州,歷史上為郡、州、府、路、道之治所,擁有3000多年文明史和1800多年建縣史,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千名進士縣、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朱子理學的正統發祥地、北苑茶文化的發源地。“在福州·看見建州”——建甌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宣傳月活動將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質量推動文化“兩創”,奏響新時代“福”文化與“建”文化相融并進新樂章。 古城不老,文脈長存。建甌市委、市政府錨定“千年建州·理學名城”發展定位,實施“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啟動了規模浩大的建州古城保護活化工程,高標準謀劃推進12個、總投資48.5億元的古城保護開發項目,修繕修復了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倉長路老街和文公祖廟、五經博士府、建州博物館等項目,并于去年9月陸續開街開放。今年,建安書院、東岳廟、文廟等6個一期項目都將完成;符山片區保護與活化項目、歷史文化名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6個二期項目全面啟動。同時,通過舉辦北苑貢茶國際文化節、美食文化旅游節等一系列文旅活動,建甌不僅成功打造了“千年建州·理學名城”的IP品牌,更實現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有“福”之地,再“建”未來。歷史上的福州和建州,一南一北,交相輝映,水同源、文同脈、風同俗、食同系、商同市。時至今日,建甌已成為“福州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甌將繼續錨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4A級景區的創建目標,深化文旅融合,培育建州古城美食游等特色旅游產品,讓文旅產業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此次在福州舉辦的宣傳月活動,正是建甌借勢發力、精準展示的重要契機。通過10月份4期專題活動的陸續開展,建甌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其古城格局、文化體系、生態資源及美食文化。 建甌挑幡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上演。東南網記者陳巧玲 攝 會上還舉行了建州文創產品首發儀式,在2024福建文創旅游商品設計大賽,最佳商品類唯一金獎的作品——《“建建”獅 旅游紀念套裝》正式面世。 在“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座談沙龍上,六位在歷史文化名城領域深耕多年的杰出專家和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特的視角,共同探討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共謀保護與傳承的新策略、新方向。 開幕式后,現場領導和嘉賓一同參觀了展廳內的常設展覽,深入探討建甌市在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道路上所取得的努力與成就。展覽介紹了“千年建州·理學名城”發展定位,列舉了建甌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優勢和規劃做法,以及對下一步工作思路和目標進行了展望。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全景展示建甌茶、竹、酒、美食等建州文化,還將舉行茶、酒、筍、竹等專場品鑒會。 建甌美食展示。東南網記者陳巧玲 攝 此次活動由中共建甌市委、建甌市人民政府主辦,建甌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心、“建”文化暨文旅產業專班、茶產業工作專班、酒產業工作專班、“千年建州·建字號”品牌建設工作專班、筍竹產業工作專班、千年建州旅游開發集團共同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