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花園”里群芳艷 山水閩清萬象新
2024-09-25 09:38:4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梅溪新城。 江水滔滔,奔騰東去,迸發千帆競發的活力;青山連綿,生機無限,綻放百花齊放的風采。山水相依,城興民富,奮進75年,閩清人民以智慧與汗水,繪就一幅波瀾壯闊、日新月異的發展畫卷。 將指針撥至2024年,千年梅邑,風華正盛。融入都市圈,建設山水城,乘上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東風”,閩清蹄疾步穩,闊步向前,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后花園”,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貢獻閩清力量。 普洛機械的制筆設備暢銷全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蔣祖德 攝 一塊金字招牌 折射“智造”求索路 “建筑之鄉”,自改革開放以來,這塊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一直被閩清牢牢地端于手中。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閩清建筑業的黃金時期,建筑工人們自發創建集體企業,下海拼搏。鼎盛時期,甚至出現了“一鄉鎮一建筑企業”的繁榮景象,也讓閩清成為全省首批“建筑之鄉”。而今,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契機,閩清大力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賦予“建筑之鄉”新的時代內涵。 從制度出發,固本培元。老字號集體企業難以跟上時代,閩清推動企業改組,引入民間資本,加速從集體企業到民營企業的接力跑,提升建筑企業市場競爭力。 從技術出發,推陳出新。以新技術“把脈”企業生產,推進數字化發展。中建科技、海峽鋼構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核心技術,布局新型建材、裝配式構件產業,打開建筑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之路。 從模式出發,集聚發展。閩清縣著力挖掘“鏈主企業”,建立梯次培育體系,壯大建筑業千億產業集群,閩清經濟開發區、綠色建筑產業園、白金工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等四大工業園區聚鏈成群。 …… “去年建筑業總產值保持全省第一,今年預計突破1300億元,占據福建省‘建筑之鄉’榜首。”閩清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觀一域,可知全局。變制度、強技術、建園區,煥新升級的故事,正在更多領域內開花結果:大蓮電瓷主攻配電網用瓷絕緣子,獲51項專利技術,產品遠銷海外,帶動整個陶瓷行業迎來轉型新風;普洛集團世界首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沾頭機,引領制筆設備向高效、智能邁進;禮恩電纜進軍航空航天電線領域,讓閩清制造在更大舞臺上發光發熱…… 據悉,閩清全縣現有戰略性新興企業65家,占工業總產值比重38%;62個技改項目完成投資32.92億元,比增26.35%。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企業力爭“單項冠軍”,從制造到“智造”,閩清邁出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步。 閩清漂浮公園開園,不少市民前來游玩。記者 石美祥 攝 一座江上公園 繪就鄉村振興夢 潔白的云朵,藍色的波浪,再怎么搖晃,云朵都慵懶地浮于波浪之上。離開雄江漂浮公園時,游客小陳特意戴上了這個可愛的文創鑰匙扣:“閑適而愜意,很喜歡這種感覺!” 江面,是浮于水上的漂浮步道,搭載于其上的船屋、運動場、咖啡館,共同編織如夢境般舒適的漂流體驗;江岸上,是剛剛落地的各類民宿、咖啡屋,以及全面提升改造過的美麗村居;放眼望去,少了網箱的橄欖湖猶如無瑕的翡翠靜臥于山間,美得令人心悸……雄江,這座昔日的庫區漁業鄉鎮,正漸漸綻放不一樣的光彩。 “今年3月底,雄江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網箱清退任務,同時啟動了向文旅發展轉型的新路徑。”雄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雄江著力引入文旅業態,結合鄉村振興與鄉建鄉創,打造多個文旅融合樣板項目。“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雄江迎來數萬客流,很多村民也開起了民宿餐飲。上了岸,一樣能致富!”一處處偏遠小村,一條條 全國最大單體古民居閩清宏琳厝。 振興大道。閩清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積極探索鄉村振興閩清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樣板,構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發展新格局。 上蓮鄉做強“心上蓮”品牌。 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在上蓮,“心上蓮”景區堅持建設農文旅景區,變稻田為特色景觀,打造集研學、康養于一體的“世外桃源”;在東橋,九野小鎮立足交通優勢,以“微度假”為核心理念,打造福州首個田園運動文化小鎮;在坂東,宏琳厝聯動周邊古厝民居,打造集中連片示范區域,進一步提升旅游體驗,變老地標為新名片。 夯實基礎,發展特色農業。各鄉鎮加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培育,依托優良品質、科技賦能、特色營銷,把“土特產”做成富民“大產業”。云龍西紅柿、省璜香糟鴨、塔莊龍晶葡萄、下祝水蜜桃等一批“梅”字號特色農產品品牌全面打響,新增“閩清西紅柿”“閩清甜筍”2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補齊短板,建設和美鄉村。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常態化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六清一改”行動,逐步實現“水清、地潔、環境美”的人居環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勾勒出一路一風光、一村一畫卷的和美圖景。 徜徉在樹蔭下,漫步于田埂上,品田園詩情畫意,看宜居和諧村落,這條鄉村振興之路,閩清走出了特色,也走向了未來。 塔莊鎮秀洋村幸福院。 一處長者食堂 托起幸福歲月長 拉上幾個閨蜜,唱首歌,跳支舞,再吃上一份熱氣騰騰的營養餐,退休后的林云花,愛上了家門口的長者食堂。“吃飯便宜又方便,還能和朋友一起活動,去的次數越多,越離不開那!” 從閩清城關的街頭巷尾,到深山中的鄉村,再到風景如畫的橄欖湖畔,閩清的每個城市角落都有長者食堂。近年來,閩清牢記“一定要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的殷切囑托,推行“長者食堂+樂齡學堂”農村養老服務模式,為“家門口”的幸福養老再加碼。 實惠又方便,是林云花老人對長者食堂的第一印象。她最常去的食堂,價目表被掛在門口的醒目處,僅需8元便可品嘗一葷二素一湯,更有送餐上門、生日免費用餐等暖心服務;不遠處由社會愛心人士自發建成的十方家,為老人提供免費午餐,每日中午都會排起長隊。 幸福的晚年生活,源自物質的寄托,也源自精神的滿足。依托長者食堂,閩清開辦一系列樂齡學堂,推出知識講座、興趣課堂、學習班等系列互動課程,實現玩有伙伴、其樂融融。 “一起包月餅,一起上課,吃了飯就出來一起跳舞賞月。”退休后,林云花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和年輕人一樣,她有了自己的“飯搭子”“舞搭子”。“能聽課,能聊天,還能一起玩,學堂里越來越熱鬧了!”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一個樸實無華的愿望,映射著社會的溫度,也昭示了美好的生活品質。近年來,閩清用心用情辦成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亮出一份份共享幸福的民生答卷: 為民辦實事,更有著落。對標就業收入、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9項省、市、縣級“為民辦實事”項目有序推進,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 遇到困難,有個地方找說法。閩清上線縣社會治理中心,整合鄉鎮部門和社會組織等資源力量,實現一站式服務,有效推動矛盾化解,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上門辦事,不用再求人。閩清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拓展智能“秒批”“秒報”服務,在全市縣區范圍內率先打造不動產登記平臺(三期),打通不動產登記與稅務、住建以及水電氣等多部門數據共享鏈,打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國泰民安,家庭團圓,吃穿不愁,這就是幸福。”75年來,于看不見處,閩清人民的幸福感日復一日拔節生長,托起一座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 海峽鋼構。 一塊特色門牌 見證兩岸青年夢 熱情似火的8月,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逐夢而來,數十位臺青與大陸同伴相會在橄欖湖畔,共同探尋鄉建鄉創的美好藍圖。短暫的相聚之后,他們為雄江、為閩清留下了什么? “這塊門牌,就是他們留下的寶貴記憶。”村民吳紹果,臺青們口中的“吳叔”如是感慨。短短的兩天里,兩岸青年認真聆聽吳叔的家庭故事,并以此為靈感,為吳叔定制了一塊門牌。 如今,這塊要素滿滿的門牌便掛在他的家門口,漁網、漁船,是吳叔過去賴以謀生的工具;青山綠水,是吳叔院中便能看到的美景。“家里正缺塊漂亮的門牌,往上一掛,有面子!” 一塊塊門牌,留在了雄江;一條條足跡,留在了閩清。響應福州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閩清以閩臺鄉建鄉創為平臺,通過政策扶持、機制對接、情感牽引等路徑,吸引更多臺灣建筑師與文創團隊參與到閩清鄉村振興中。 完善機制建設,搭建廣闊平臺。閩清出臺兩岸鄉建鄉創合作15條政策措施,完善“五年免租金”等政策及配套服務保障,引進越來越多的臺灣建筑師、鄉建鄉創、文創團隊入駐閩清。 做強產業培育,催生新型業態。各鄉鎮立足資源稟賦,各自謀劃培育一批多業態融合的鄉建鄉創合作項目,三溪鄉“百年油坊”、上蓮鄉某年某月體驗館、金沙鎮海峽兩岸圣君文化旅游節……連串項目,形成創建集聚效應。 打造特色品牌,激發鄉創動力。各類交流活動常態化開展,城鄉永續學院等一批臺青品牌落地閩清,為文創成果落地轉化提供渠道,帶動更多臺青臺企參與到閩臺鄉建鄉創合作中。 2022年,閩清獲評省級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2023年,“青連兩岸—創享美好生活”鄉建鄉創交流營、“第二屆海峽鄉建鄉創獎”等活動在閩清成功舉辦。來到閩清,臺青不僅是看一看,更愿意留下來,將這里當成自己奮斗創業的第二故鄉。 75年,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終于換來大美閩清的滄桑巨變。傳承千年古城風華,展望閩都宏偉藍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閩清將全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后花園”,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中再放異彩。 (記者 阮冠達 圖片除署名外由記者池遠提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