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在福州市引發強烈反響
2024-09-12 13:14:45?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在福州市引發強烈反響 9日,福建日報在頭版刊發長篇通訊《“真正把教育擺在先行官的位置”——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文章在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高校學子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繼續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砥礪奮進,推動福州教育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對教師人才隊伍建設十分重視。這個理念延續至今。“為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加大教育人才引進力度,福州市出臺加強基礎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十條措施,連續兩年組織赴外引才活動,面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選拔教育類引進生,重點引進有教育情懷的博士、碩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已成功引進32名優秀博士、碩士。”市委組織部人才處工作人員介紹,組織部門主動擔起選育留用人才之責,通過市情調研、軍訓、崗前培訓、跟崗鍛煉等舉措加強培養管理,為引進生配備名師作為導師,幫助提升教育教學技能。首批教育類引進生培養鍛煉期結束后,舉行教學試講評審會,獲得廣泛認可,都已投身基礎教育一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把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奠基工程,為培養‘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福州市著力挖掘閩都文化資源,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陣地平臺作用,組織開展社會研學、紅領巾小小講解員、館校共建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努力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青少年品質,用革命英烈故事鼓舞青少年斗志,讓青少年不僅在學習生活中收獲知識,更在福州深厚人文底蘊滋養中樹立理想信念,追求美好思想品德。”市委宣傳部宣教處工作人員說,接下來,將聚焦青少年繼續開展“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教育,助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今年以來,在榕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共獲得省科技進步獎、發明獎等90項,占全省45%,另有1人獲重大貢獻獎、2人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以上獲獎數均居全省第一。”市科技局局長任義文表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一體化推進福州大學城與東南科學城建設,深入落實福州市與福州大學新一輪戰略合作,進一步促進福州市與同濟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合作。要充分發揮福州市高校資源集聚優勢,深入實施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機制,積極開辟未來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新賽道;引導更多高校成果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力爭更多高校教育科研資源轉化成科技創新成果;深入推進“成果轉化直通車”進高校活動,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 “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支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打了強心劑。”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為推動福州市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起到重要作用,我們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全市體育公共服務和體育體制改革。同時,統籌規劃全市青少年體育發展,指導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幫助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為建設體育強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作出貢獻。 “總書記心系閩大、熱愛閩大的深情厚誼讓我們深深感動。”閩江學院海峽學院2022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樊軒宇表示,作為祖國當代青年,應肩負為國為校爭光的重大職責和使命。作為一名閩江學院的學子,自己時刻牢記習校長曾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努力通過不斷學習進步,掌握過硬本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高屋建瓴、著眼長遠、思想深邃,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辦好省會教育,建設教育強市的信心和決心。”市教育局中教處處長許劉媛說,下一步,中教處要按照加快推進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部署,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攻堅教學改革,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加快科學教育課程群建設,推進高中科學類拔尖創新型學生培養,支持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化辦學,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群眾就學需求。 (記者 王玉萍 林晗 張鐵國 陳君沂 林榕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