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為摩崖石刻保護立法 讓古人刻在石頭上的“朋友圈”活起來
2024-08-31 10:02:3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如果古人有“朋友圈”,他們會聊些什么,摩崖石刻上的文字或許可以告訴你答案。作為傳承弘揚閩都悠遠歷史和深厚文化的重要載體,福州摩崖石刻將迎來立法保護。30日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對《福州市摩崖石刻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初審。 學生們在烏山歷史風貌區摩崖石刻前開展研學活動。記者 葉誠 攝 現狀:鼓山烏山于山冶山摩崖石刻遺存豐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于山海拔僅58.6米,卻雄列福州“三山”之一。從古至今,許多名人在此留下珍貴的摩崖石刻。這里關于“福”“壽”的摩崖題刻不少,人們前來尋“福”尋“壽”,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文史專家對于山摩崖石刻如此贊譽——神話詩刻傳佳話,月朗風清見雅致,榕壽巖上寓意多。除了于山,城區的鼓山、烏山、冶山上也有許多摩崖石刻,其中被認定為文物的有171處。 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進一步規范摩崖石刻保護管理,講好福州摩崖石刻故事,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將摩崖石刻保護列入立法計劃,此前已成立工作專班,并開展多場實地調研。 草案:一手抓保護管理 一手抓活化利用 草案共五章三十五條,包括總則、保護管理、活化利用、法律責任等內容,明確對危害摩崖石刻本體安全等違法行為要追責。 草案著眼于理順摩崖石刻管理體系,強調摩崖石刻保護利用工作需要政府和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摩崖石刻保護管理機構,須履行安全防護、維護修繕、警示勸阻等職責;鼓勵引導摩崖石刻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依法制定村規民約,建立群眾性保護組織,參與摩崖石刻保護。草案還規定建立摩崖石刻保護相關志愿服務制度,并明確鼓勵措施,對摩崖石刻保護利用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有望獲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獎勵。 摩崖石刻如何保護管理?草案從三方面作了規定。首先,明確摩崖石刻保護規劃編制、普查登記、認定公布、保護標志設置等內容,指出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摩崖石刻應當設置不破壞摩崖石刻及周邊歷史環境風貌的保護標志,公示摩崖石刻名稱、安全責任人等內容。其次,對摩崖石刻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定及相關禁止性行為作了規定,強調在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石刻保護范圍內禁止擅自開山、采礦、采石,擅自挖沙、取土;禁止對摩崖石刻本體實施刻劃、涂污、攀爬、踩踏、打砸,新刻符號、文字、造像等以及其他損壞摩崖石刻本體或者危害摩崖石刻安全的行為。再次,明確摩崖石刻拓印管理、應急管理和保護研究等內容,強調嚴格控制拓印摩崖石刻類文物范圍,不得因商業目的而進行拓印等。 如何讓摩崖石刻文物活起來?草案也從三方面作了規定。首先,明確對摩崖石刻線下展館和數字化展示平臺建設的要求;其次,對促進摩崖石刻文旅融合發展、相關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和景點景區講解規范等作了規定;再次,對摩崖石刻公園景區景點管理、相關出版物管理和通過公共展館和校園進行的教育宣傳等行為進行規范。 值得一提的是,草案在全國同類法規中作出了具有創新性的探索,即結合福州實際,明確了法規適用范圍不僅包括已認定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石刻類文物,也包括由文保部門登記公布但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石刻類文物,還包括相關部門認為具有文物價值,但尚未認定公布為文物的新發現摩崖石刻。“此舉進一步擴大了摩崖石刻的保護范圍,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愛護文物、保護文物的氛圍。”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建議:增加激勵機制發動全民參與保護 審議中,有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應明確對本行政區域內摩崖石刻普查登記的頻次和普查方式,比如多長時間進行一次普查,是以拍照還是定位方式進行普查。還有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福州有很多摩崖石刻等待發現,建議設置激勵條款,鼓勵群眾去積極發現新的有價值的摩崖石刻,經認定為值得保護的應給予相應獎勵。 另有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增加法規適用范圍,將有歷史價值的碑刻也列入保護范圍。在活化利用方面,建議對拓片等在社區和校園進行巡回展示,也可組織學生開展專題研學活動。 他山之石:全國多地對石刻保護立法 目前,全國關于石刻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已有5部,包括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桂林市石刻保護條例、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石刻保護條例、玉樹藏族自治州石刻文化保護管理條例、連云港市石刻保護條例。此次立法中,福州借鑒了這些法規的立法經驗,做到既突出福州特色,又有效保護文物。(記者 李白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