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N”政策體系讓人才在福州實現最大發展
2024-08-24 14:11:41? ?來源: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1+1+N”政策體系打造專屬舞臺 讓人才在福州實現最大發展 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張子明,是福州大學的一名在編教研人員。作為首名“榕博匯”引進簽約民企的博士,他為企業直接降低成本3000萬元,帶動銷售額超過12億元,榮獲“2023年全國紡織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章”。 在永榮集團工作的張子明。受訪者供圖 一邊是高校科研工作,一邊是推動企業產品創新,張子明是如何魚和熊掌兼得的? 時間回到2017年“榕博匯”,張子明首先選擇了更具靈活性的民營企業作為發展舞臺。為了讓人才扎根榕城,發揮人才科研和實踐作用,2018年福州創新引才政策,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團隊)經推薦符合高校聘用人員基本條件的,可將人事關系轉入高校,既享受高校在編人員待遇,也享受福州市各項引進人才優惠政策。 對于想科研和實踐兩手抓的人才來說,此舉無疑是一大利好。征詢張子明的意愿后,2018年底,市人社局、福建永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大學三方對接,為張子明辦理入編福州大學的手續。 多重身份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永榮集團,張子明發揮科研優勢,和團隊一起推動產品升級,幫助公司實現降本增效;在福州大學,張子明牽頭了企業與福州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簽訂橫向項目和聯合申報多項省、市、區級科技類項目,還積極參與學生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實習平臺…… 追本溯源,支撐張子明實現多領域發展的是福州打造的“1+1+N”人才政策體系。 為聚天下英才,多年來福州不斷出臺引才政策,難免讓人眼花繚亂。為此,福州市梳理各部門引才政策,打造“1+1+N”人才政策體系。 “1+1+N”政策體系不僅破解政策“多散雜”,以及引進、存量人才待遇不平衡等難題,也形成橫向提供各專項精準支持、縱向覆蓋各層級人才的政策體系,讓人才可以精準定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政策,實現最大發展。2017年第一場“百博會”至今,人才政策已助力在榕用人單位引進5000多名博士人才。 “1+1+N”人才政策體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形勢的發展以及人才的發展需要,也在不斷優化升級。近日舉行的“好年華 聚福州”第四屆人才峰會上,“1+1+N”人才政策體系(2024版)正式發布,對原有的人才政策體系進行修訂,使引才導向更鮮明、引才視野更寬廣、辦理流程更便捷、服務保障更優化。 為了給人才提供全鏈條服務,福州還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人才發展中心、人才發展集團、人才發展促進會”的“1+3”人才發展服務管理體系。 人才政策,效果如何?扎根福州11年的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克萊姆森大學博士曹志成最有發言權:“福州是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在這里,我們實現了讓中國制造的珠光顏料走向世界的夢想。” 曹志成來榕前,先后在世界著名珠光顏料生產企業美國安格公司、巴斯夫公司任職。2013年8月加盟坤彩科技后,曹志成帶領公司技術團隊,瞄準世界一流企業一路攻關,研發出汽車級珠光系列產品,很快占領世界汽車行業市場,打破了外國企業長期壟斷的局面。正是人才與企業的雙向奔赴,共同造就了福州企業的快速成長和發展。(記者 馮雪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