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在13個領域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
2024-08-19 10:32:00?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記者18日獲悉,福州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發布《福州市數字人民幣試點三年(2024—2026)攻堅行動方案(送審稿)》,提出在商務、文旅等13個領域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州試點經驗。 根據《方案》,福州市將全力提高福州數字人民幣產業在全國的競爭力。力爭至2024年底,福州市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達到3300億元,供銷社網點、主要加油站、水費繳納、公積金存取、考試報名等領域實現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全覆蓋;至2025年底,福州市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達到4300億元,文旅景區、電費、有線電視費、工業企業燃氣費等領域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場景全覆蓋;至2026年底,福州市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達到5300億元,交易筆數突破1億筆,月均日活躍用戶數突破10萬,支付場景和智能合約應用覆蓋面進一步提升,對臺創新示范效應更加突顯,交易金額、商戶數量、錢包活躍度、創新場景等關鍵指標均保持全國前列。 為實現上述目標,福州市制定了十三項重點任務: 在商務領域,推動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全部開通數字人民幣對公錢包,重點打造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閩江之心等數字人民幣支付示范商圈、商業街,實現重點區域應用場景全覆蓋。推動各縣(市)區、高新區因地制宜,在重要消費時間節點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消費券,至2025年底,各市(縣)區、高新區至少建成1個數字人民幣消費集聚區。 在文旅領域,開展數字人民幣支付專享優惠活動,推動博物館、文化街區、電影院、文旅景區及周邊商戶等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場景全覆蓋。 在工業領域,推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開通數字人民幣對公錢包,8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開通數字人民幣對公錢包,促進更多企業在交易支付、對公轉賬中使用數字人民幣。探索數字人民幣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領域創新場景,實現80%以上的數字化轉型獎補資金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 在國資領域,推動市屬國企及下屬子公司開通數字人民幣對公錢包,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員工工資、津補貼。 在農業領域,推動數字人民幣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拓展更多“三農”領域特色生活場景、生產場景、政務場景,提高數字人民幣滲透率。 在住建資規領域,進一步推動數字人民幣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應用,如數字人民幣支付土地競買保證金、土地出讓金、環衛收費等,擴大數字人民幣在工程款支付、物業維修基金繳交應用覆蓋面。推動數字人民幣在公積金繳存、支取、貸款、還款等領域場景全覆蓋。 在金融領域,支持試點運營機構持續釋放創新動能,加快推動數字人民幣融入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工資、津補貼。 在交通運輸領域,推動華榕集團、市民卡公司等單位加強與公共政務平臺對接互通,將數字人民幣嵌入線上線下公共交通支付渠道,支持用戶通過數字人民幣購票、道路停車繳費、網約車付費、共享充電樁和共享單車繳費等,便利居民出行。 在教育文體與市場監管領域,推動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技術應用于運動場館、教培機構、輔導機構等各類預付費資金監管,形成規模效應。 在民政醫療領域,依托數字化醫院建設,升級改造醫院內銀醫自助機、醫院預約繳費App,增設數字人民幣支付通道,優化線上線下就醫流程。提升數字人民幣售彩、購彩積極性,推動各彩票網點、自助售賣機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場景全覆蓋。 在對臺領域,開展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創新特色應用產品,推動試點運營機構在臺胞公寓等臺胞集聚區建設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圈。 在財稅領域,引導各類企業以數字人民幣形式辦理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的繳交、退稅業務。推動跨境涉稅業務、異地清繳稅款等場景應用,形成稅收領域數字人民幣流轉閉環,實現稅費繳納、上繳國庫、退稅流程數字人民幣流轉全覆蓋。 在產業領域,依托金融集聚區載體,引進培育金融科技、支付公司等數字人民幣產業生態圈企業,提高福州市數字人民幣產業競爭力。拓展數字人民幣在碳匯交易、綠色信貸等領域的應用,賦能綠色發展。(記者 江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