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以“綠”為筆 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答卷
2024-08-17 22:35:0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8月17日訊(本網記者 朱琳)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主題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全面綠色轉型”,今年,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辦。 8月16日,參加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的嘉賓、學者前往福州市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和福山郊野公園考察調研,實地感受福州是如何畫好一幅幅“山水畫”,探索“點綠成金”的新路徑。 萬物循環盡其用 垃圾也能變廢為寶 驅車穿過蜿蜒的盤山公路,一座綠意盎然的“公園”映入眼簾,這便是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 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紅廟嶺中心供圖 紅廟嶺距離福州市中心約17公里。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垃圾出路成問題,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1993年,習近平同志親自選址,在紅廟嶺動建占地1.1萬畝、投資1億元的垃圾綜合處理場,并在規劃時以超前眼光預留了充足的土地資源。 1995年,紅廟嶺填埋場一期建成投用,解決了生活垃圾“去哪里”的問題;2007年,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建成,福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由單一填埋轉變為綜合處理;2017年,福州市政府全面啟動園區改造升級,累計投入53億元,建成餐廚、廚余、危廢、焚燒、沼氣發電、飛灰、滲濾液等處理和提升項目22個。 紅廟嶺一期填埋場。紅廟嶺中心供圖 2020年,隨著紅廟嶺一期垃圾填埋場封場,福州在全國率先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如今的紅廟嶺綠樹蔥蘢,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各類生活垃圾通過專用運輸車運到相應廠區,通過現代化設備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竟然能將各種無用的垃圾,通過處理轉化,變為有價值的資源。”在場的嘉賓紛紛驚嘆道。那么,紅廟嶺的處理設施是如何火力全開,將垃圾變廢為寶? 2020年一期建成。紅廟嶺中心供圖 據介紹,紅廟嶺采取全國首創的集中建設模式,構建全體系的生活和生產固廢處理體系,實現對各類垃圾的高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同時,引進國內頂尖企業參與建設運營各項目,推動國內外高效成熟的垃圾處理技術落地,污染物排放指標嚴格遵循國家和歐盟的最高標準執行。 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紅廟嶺構建了“大中小”三個循環體系,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其中,“大循環”指廢棄物經成體系集中處理,變成電、綠化基肥、生物柴油等資源,再回到生產生活中;“中循環”指園區各項目之間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小循環”指園區單個項目內部的循環。 據統計,紅廟嶺每年可發電約7.8億千瓦時,折合節約標準煤約31.6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7.6萬噸。餐廚廢棄物每天可提取粗毛油約30噸,經過生物柴油系統可制成成品油約25.5噸。爐渣綜合利用項目每天可處理爐渣1050噸,每噸爐渣可生產315塊標準水泥磚,實現爐渣100%資源化利用等,均有力推動福州節能降碳工作。 在生態保護和環境修復方面,紅廟嶺盡量保持原生態系統,森林覆蓋及綠化率達到70%。一、二期填埋場建設成為生態休閑公園,各處理設施打造成特色景觀小品,實現功能與景觀的有機融合,還原綠水青山。 依托“數字福州”建設,紅廟嶺還打造了一流的垃圾處理體系數字化監管智慧平臺,實現了管理的平臺化和專家化。此外,還積極推進“基地化”建設,全方位展示福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理念和生動實踐,將園區打造成為生態文明宣教基地、紅色黨建教育基地、清風廉政宣傳基地、技術顧問服務基地和垃圾分類示范基地等。 “人間福地”煥新顏 山水人城更相融 伴隨著陣陣清風,嘉賓們來到了福山郊野公園,乘坐電動觀光車穿梭于山林之間,清新空氣縈繞周圍,一路上盡賞旖旎風光,深度體驗山水城市的生態魅力。 站在祈福臺眺望福州城。東南網記者朱琳 攝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期間親臨福山郊野公園,并指出,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這為高質量建設福山郊野公園、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示范樣板指明方向、激發動力。 從人跡罕至的郊野山坡,到老少皆宜的休閑公園;從廢棄的水塘,到碧波蕩漾的美麗湖泊,福山郊野公園的蛻變是城市向美的一個縮影。沿著平緩的坡道向上駛去,三角梅在欄桿間探出花朵,高大的香樟、桉樹等枝繁葉茂,撐起片片綠蔭。 抬眼望去,一只通身羽色鮮紅的山椒鳥正立在樹梢上。講解員告訴大家,“這種鳥一般只有在深山里才能遇見,可見公園生態環境有多好。”據統計,園內有記錄的鳥類達130多種,昆蟲及兩棲爬行類動物超過500種,還發現了白鷴、褐翅鴉鵑、鳳頭鷹、蛇雕等十多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智能座椅。東南網記者朱琳 攝 “市區里能有這樣一片世外桃源,真的很難得……”站在祈福臺上眺望福州城,遠處是高樓大廈,耳邊卻是大自然最質樸的回響。近年來,福山郊野公園進行智慧化升級,打造“場景+金融”新生態。打卡樁“刷臉”統計運動里程,可折換成綠色能量兌換特色權益服務,用于使用園內智能座椅、園區茶水消費等。而智能座椅自帶無線充電、Wi-Fi、音箱、驅蚊等功能,不僅為市民、游客帶來了便利,而且實現了休憩娛樂兩不誤。 據了解,福山郊野公園一、二期提升改造及三期工程目前正在進行中。將因地制宜地建設生態步道、配套服務、休閑場地、花田景觀等設施。此外,還將新增一條可直達閩江的生態休閑道,并在閩江口建設觀景臺等設施,讓市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領略福州的城市魅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