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民故居將啟動保護修繕 涉及正座及紫藤書屋
2024-08-06 09:48:41?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近日,由福州市名城古厝設計院設計編制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之林覺民故居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第二稿)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這次保護修繕涉及林覺民故居正座及紫藤書屋。 記者從福州市文物局了解到,根據國家文物局提出的修改意見,方案修改后還要報省文物局批復后方能啟動修繕。 林覺民故居位于鼓樓區南后街西側北口與楊橋路交會處,始建于清代,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的生前居所。1911年,林覺民參加廣州起義被捕,留下絕筆《與妻書》便殉難于廣州。就義后,其父林孝穎帶著全家離開此處避禍,將此房屋售讓給長樂謝鑾恩,其孫女謝婉瑩(即冰心)幼年曾居于此,現開放為林覺民、冰心故居展覽館,是福州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這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覺民故居現有院落布局由門頭房、入口花園、正座、紫藤書屋、書齋及西側后花廳組成。1991年,林覺民故居完成了第一輪修繕(完整修繕),2006年第二輪修繕后至今已有18年,院落正座和南側紫藤書屋因年久失修,屋面木基層糟朽嚴重,木構件滋生白蟻,木構架正在急速糟朽,對正座及紫藤書屋的修繕已刻不容緩。 2023年1月,福州市名城古厝設計院接受委托,對林覺民故居進行勘察,隨后嚴格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最小干預原則等對建筑進行修繕設計。經國家、省、市文物局多輪批復修正,《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之林覺民故居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第二稿)于近日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 福州市名城古厝設計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林覺民故居在經過前兩輪修繕后,建筑整體外表情況較為完好,但許多病害位于較為隱蔽部位,需要對建筑進行細致入微的勘測。從地面條石的歪閃到屋面漏水部位,從木柱的白蟻侵蝕到榫卯的脫節斷裂,現場勘察人員將每一處殘損都詳細地記錄在冊,并調取了林覺民故居的結構監測信息,比對過往的修繕記錄,更準確地判斷此次文物的修繕方針和手段。 福州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林覺民故居的平面布局和梁架形式保留了福州地區傳統民居樣式和營造尺度關系,是當時科技發展和工匠智慧的結晶,對研究福州古民居具有重要的科學和建筑價值。從歷史價值來說,一座古厝走出了林覺民、冰心兩位名人,是福州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需要細心呵護。(記者 管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