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堅守換來“萬家潔” “清污衛士”鄭貞良獲評“中國好人”
2024-08-02 12:55:30?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日前,“中國好人榜”2024年第二季度榜單公布,福建共6人上榜,其中福州紅廟嶺的鄭貞良上榜敬業奉獻類別。 官方評價他為“清污衛士”,堅守一線20余載,一身汗水換一城清潔。他勇于擔當、不畏艱苦,扎根紅廟嶺,曾經每天駕駛重型特種機械鏟車處理生活垃圾,不辭辛苦來回穿梭,日工作時長最高達20小時。他用20多年如一日的堅韌付出,兌現了“寧愿一人臟,換得萬家潔”的承諾,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這些年來,鄭貞良的感人事跡屢見報端。福州晚報也曾多次報道,鄭貞良見證了紅廟嶺從垃圾填埋場到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區的蝶變。 記者第一次面對面采訪鄭貞良是在2016年夏天,他是紅廟嶺重型特種機械操作手,坐在溫度高達40℃的駕駛室內,周圍是散發異味的垃圾山。記者穿著雨靴,戴著口罩,看著他把一車車垃圾鏟起、填埋,再碾壓平。從1995年10月,紅廟嶺垃圾填埋場建成投用,第一車垃圾進場起,他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以異于常人的忍耐力,日復一日重復著艱苦而單調的工作。 改變,發生在2020年12月31日,紅廟嶺垃圾填埋場二期封場進行生態修復。福州在全國率先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機械操作工種隨之退出紅廟嶺的歷史舞臺,鄭貞良也開始往管理服務轉型,學習各種新技能。 如今,紅廟嶺早已成為門類齊全、設施完善、工藝先進、環境優美的郊野公園式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身為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中心監管服務一科科長,鄭貞良主要負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安全生產全流程,做好企業監管和服務。 “從一線工人走向管理崗,并不是‘坐辦公室’,每天還是要在一線跑,走到各廠房里,換種方式繼續和垃圾打交道。”鄭貞良說,紅廟嶺正加緊建設數字化平臺,實現對各個垃圾處理設施的精細化管理,他每天要做要學的東西還很多,盡管很忙卻很快樂。 對于此次再添全國性榮譽,鄭貞良已十分淡定。他說,時代給予的機遇,讓他和紅廟嶺共同成長。他要繼續堅守紅廟嶺垃圾分類處置后端,為福州的綠水青山盡個人綿力,讓更多人享有生態福祉。(記者 趙錚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