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的風(我與一座城)
2024-08-01 18:12:5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榆凡 我來說兩句 |
《人民日報》(2024年07月22日第19版) 吳安欽 在閩江下游,有一個名叫馬尾的地方。它內擁馬江、烏龍江、閩江三江,外連浩瀚的東海,水系發達。因其江多港闊,一年四季勁吹著大風。或溫暖的風,或粗獷的風,或蕭瑟的風,或凜冽的風,吹得歡,吹得烈,吹得野。可以說,風,是馬尾城的呼吸。 我與馬尾結緣,是因為我的弟弟。那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秋天,弟弟大學畢業后選擇了這座小城。送他報到那天,我發現這座小城并非我想象中的那般小,它早已是福州市的一個重要區域,更是首批對外開放并享有特殊政策的國家級開發區。 弟弟的單位里有一座緊挨一座的樓房,院子前邊是遼闊而奔騰的江河,幾座高大的碼頭直插大江,碼頭邊泊著幾十艘大小不一的漁輪。秋風一陣陣強勁襲來,酥酥的,麻麻的,溫柔又有力,把我的心吹拂得如江里的水。我第一次領略了馬尾的風。 此后,我有了常來馬尾的機會,越看越覺得這里不僅風光旖旎,而且歷史底蘊豐厚,人文景觀獨特,是一處值得駐足觀賞品味的城區。我開始理解,為何弟弟會在這里工作生活三十多年仍不愿離去,執意要與馬尾相守。 弟弟告訴我,馬尾的獵獵雄風不僅吹來了歷史的榮耀與輝煌,更創造了無數的第一。左宗棠在馬尾設立福建船政,成就了中國近代造船業;近代中國第一支海軍艦隊——福建水師在這里成立,奠定了馬尾作為中國近代海軍搖籃的歷史地位;中國第一艘鋼質軍艦“平遠號”在馬尾建造,并參加中日甲午戰爭,見證了中國海軍的英勇與頑強;船政學堂創辦,走出了嚴復、鄧世昌等一大批軍事、思想、外交、科技等人才…… 歲月流轉,馬尾的風依舊吹拂著。記得二十多年前,馬尾開發區招聘各類人才,得知消息后,我欣然報名,遺憾的是,考試這天我出差省外,與這機遇擦肩而過。好在馬尾與家鄉近在咫尺,又是家鄉通往省城的必經之地,每次路過都要多覷幾眼。最幸運的一次是八年前,魯迅文學院在馬尾辦班,我一連在臥龍山莊住了五天,從容領略了馬尾的風采。 來到羅星塔公園,仰望公園中心巍然屹立的羅星塔,滄海桑田之感油然而生。羅星塔,是馬尾的標志性建筑。弟弟告訴我,馬尾很早就開放而繁榮。當年,春夏兩季都有數以萬計的海內外船舶來往馬江,呈現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的繁榮景象。在蒼茫的閩江之上,遙遙可見直插云霄的羅星塔。 新時代,馬尾開發區被定位為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前導區。它快速崛起,成為人們心中仰慕的一座新區新城。漫步其中,一路風來一路景。飛架閩江的大橋,縱橫交錯的路網,高聳林立的大廈,處處感受到這座小城的巨大進步。 如今,馬尾正向江向海圖強,著力打造“藍色聚寶盆”。弟弟自豪地介紹,新時代船政人有多項首創和第一。2018年,馬尾造船公司承建的全球首制227米深海采礦船出塢。2020年,“探索二號”科考船成功首航,為目前全球最大作業水深的作業型載人深潛科考船。2021年,馬尾造船公司自研國內首艘新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馬尾還是首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十大預制菜產業基地之一…… 佇立天馬山山頂,馬江、烏龍江、閩江之景盡入眼簾,山風、江風、海風撲面而來。我和弟弟約定,我還要常來馬尾,與他一同品味馬尾的文化之風、開放之風和創新之風。 |
相關閱讀:
- [07-24] 馬尾提升防臺風應急響應為Ⅱ級 所有景點暫停對外開放
- [07-31] 馬尾將拍賣4幅地塊!總面積逾82畝!
- [07-31] 馬尾出入境暖心服務獲臺胞點贊
- [07-26] 馬尾黨員干部以“汛”為令 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