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年輕干部創作無厘頭短劇讓鄉村“嗨”起來
2024-07-31 17:13:48?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蔡欣妍 我來說兩句 |
至尊寶為了蜜桃差點拋下紫霞仙子;“C羅”跟著鄉村大廚去摸溪螺……這些是“HI廷坪”視頻號里的短視頻片段。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腳本出自閩侯廷坪鄉年輕干部之手,他們還自導自演進行拍攝,這在福州地區尚屬首創。 “HI廷坪”主創團隊在討論劇本 “HI廷坪”總策劃徐輝 “其實鄉村不用被刻板印象所定義,它也能以生動、多元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閩侯廷坪鄉黨委副書記徐輝說,僅僅一個多月時間,這一系列累計近40萬點擊量的短視頻,不僅向外界展示了廷坪鄉的絕美風光、地道美食,以及深厚文化底蘊,更是帶動了廷坪山貨的銷售。 熱梗熱點融入劇本 《不負蜜桃不負卿》短視頻封面 最近,閩侯廷坪鄉的桃子大豐收,“HI廷坪”發布了一條《不負蜜桃不負卿》的短視頻。該視頻中,至尊寶因為迷戀廷坪桃子的甜蜜,差點辜負了紫霞仙子的愛。這樣天馬行空的搞笑腳本,只是該視頻號發布的系列視頻中的冰山一角。 截至目前,“HI廷坪”共發布22條短視頻作品,從晨曦初照的梯田風光,到夕陽西下的寧靜古村落;從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到農家小院飄出的陣陣飯香,每一個場景都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更令人稱奇的是,干部們還巧妙地將網絡熱梗和時下熱點融入劇本。 比如,在都市劇《玫瑰的故事》熱播期間,劇中面目猙獰的方協文(林更新飾)所說的臺詞“北京到底有誰在”,成功激起了互聯網的二次創作熱潮。廷坪鄉干部們也迅速“接招”,創作出關于廷坪山水、美食的短視頻,以此來隔空回應“廷坪到底有啥”的熱梗,讓觀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外,在歐洲杯舉辦期間,獲悉這將是“C羅”最后一次參加歐洲杯后,他們又玩起了諧音梗,創作了短視頻《跟著假C羅找新溪螺》,再現廷坪當地獨有的特色美食。 各司其職的年輕干部 “HI廷坪”團隊在桃林中直播帶貨 “加上我,‘HI廷坪’的主創團隊一共有10個人,全部都是廷坪鄉政府的年輕干部,平均年齡才27歲。”徐輝坦言,籌建“HI廷坪”團隊的想法其實已經醞釀多年,因為“酒香也怕巷子深”。 原來,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廷坪的好山好水好物一直鮮為人知。如高品質的水蜜桃,此前價格低至每斤2元左右,村民還得一路輾轉送至約90公里之外的南通水果批發市場。還有當地的芙蓉李,因為沒有名氣,也只能低價出售被拿去做蜜餞。隨著短視頻影響力的劇增,加上近年來鄉政府陸續來了一些形象好、氣質佳的年輕機關干部,徐輝趁著今年6月舉辦的閩侯廷坪首屆繡球花海浪漫之旅活動,正式組建短視頻團隊,創建“HI廷坪”視頻號,鄉里的年輕干部也自然成為短視頻拍攝和直播的模特和推介官。 教人制作特色美食的“張大廚” 為了運營好“HI廷坪”視頻號,徐輝根據每位年輕干部的特點特長,分配好各自的工作崗位。比如,形象好的鄉宣傳干事何珊、鄉專職組織員林燁賢和鄉企業辦干事賴麗冰成了女主演,鄉安辦干事葉坤和鄉財政所副所長肖威成了男主演;擅長做飯的鄉財政所副所長張鑫,成了教人制作廷坪當地特色美食的“張大廚”;擅長創作的鄉團委書記林瀟萌和鄉黨政辦主任林樂盈,則分別負責編導和編劇工作;鄉婦聯主席陳燕清負責視頻剪輯;徐輝則坐鎮后方,擔任總策劃。 雖然拍攝視頻的工具僅是一部手機或是一臺微單,拍攝和剪輯時間也是利用大家的業余時間,但團隊每個人都很用心。“張大廚”(張鑫)說,為了還原最地道的廷坪味道,每次拍攝前,他都會四處請教當地鄉廚,甚至邀請當地村民上桌品嘗,得到大家認可后,再進入正式拍攝階段。 通過一個個飽含鄉愁元素的鄉村故事,以及詼諧幽默的網絡熱梗,這個推出1個多月的視頻號頗受關注,所有作品累計點擊量(播放量)近40萬次、推薦4000多次、獲贊近4000次、轉發超5000次。這一個個數據不僅大大超過了團隊成員的預期,而且由于平日里嚴肅無比的干部們在短視頻中成為搞笑擔當,也進一步拉近了他們與村民的距離。特別是《張大廚教你做廷坪菜》的視頻,不少廷坪鄉親積極參與評論區互動,不僅給出不少菜品的新做法,還積極推薦其他被遺忘的菜單。 “共創計劃”助力廷坪振興 “這一系列短視頻推出的目的,是希望廷坪的美景美食‘活’起來,讓村民得到相應的實惠,助力廷坪鄉村振興。事實證明,我們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徐輝激動地說。 就拿此次廷坪當地的桃子豐收季來說。在采摘前夕,他們就拍攝了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的短視頻,成功將觀眾的視線帶到廷坪。之后,他們又趁熱打鐵,聯合閩侯縣供銷社在桃林里開起了直播,為當地桃農和各地消費者牽橋搭線,實現了全鄉各村全面開花。 “這幾天接電話都接到手機發燙了,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看著一車車滿載而去的桃子,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汶合村桃農林邦天告訴記者,在鄉干部的幫助下,全鄉產出的近80萬斤桃子基本不出村就能找到銷路,部分品種桃子單價還實現翻番,目前產值已超400萬元。除此之外,通過近期的直播,“HI廷坪”還成功為廷坪吸引客流近3萬人次,帶動汶合村“繡山花谷”銷售繡球花苗超5000盆、花束超6萬朵,創收約15萬元;幫助汶合村民宿吸引客源超1000人次,收入超15萬元;幫助20余名村民解決就業問題。 “我們近期計劃發布一條‘懸賞公告’,邀請更多廷坪鄉賢以及熱愛鄉村短視頻推廣的人才參與‘共創計劃’。”徐輝告訴記者,他們將繼續做大“HI廷坪”的影響力,進一步推廣廷坪的好山好水好物,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 陳木易/文 林雙偉/攝) |
相關閱讀:
- [07-26] 閩侯搶抓“工時”鋪設雨水管
- [07-25] 閩侯25日12時40分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 [07-25] 閩侯召開防范應對臺風“格美”工作調度會商視頻會議
- [07-26] 閩侯迅速清理樹木倒伏、路面積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