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改革大旗 譜寫時代新篇——福州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2024-07-23 09:46:09?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連日來,福州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始終高舉改革開放旗幟,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福州實踐努力奮斗。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廣大臺胞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為臺胞、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全會為對臺工作高質量發展帶來難得機遇、開辟廣闊空間,具有重大意義。福州將以探索新路、深化融合的實際行動,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先行城市,努力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中走在前列,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們將積極融入教育強國建設大局,構建育人大格局、貫通育人大課堂、建強育人大師資、創設育人大平臺、優化育人大環境,形成具有福州特色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整體推動市域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優質均衡發展,建成一批新優質學校,在鞏固“雙減”成效的同時做好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法,強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持續創新改進育人方式、培養模式,培育一批“教育家”型書記校長,以數字化賦能教育教學教研和學校治理現代化,建設具有引領性的智慧教育示范區;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建設兩岸教育交流示范樣板和橋頭堡。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是堅實支撐,數字經濟是重要驅動力量。“全會為建設數字福州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提供了遵循。”市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上來,高度重視“數據要素x”行動的意義,主動謀劃發展,統籌資源要素,豐富應用場景,深入挖掘數據要素價值潛能,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優化大數據公共服務,完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數字原動力。 “全會提出,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我們倍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奮勇爭先。未來,將進一步用好中印尼“兩國雙園”、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平臺,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圍繞新質生產力,加速“新三樣”出口,支持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持續推動福州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國家物流樞紐、東南會展高地及1+9重點消費片區建設,搭建內暢外聯的高水平開放門戶樞紐。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表示,將大力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開創的“愛我人民愛我軍”雙擁光榮傳統,發揮軍地橋梁紐帶作用,探索新時代雙擁共建工作新思路、新機制、新方法,深化雙擁一體化工作體系;不斷拓展“黨建+雙擁”聯盟,示范開展“城連共建”“城艦共建”等活動,全力服務保障一線部隊遂行各項任務,持續解決官兵“三后”問題;進一步抓好退役軍人服務體系、移交安置、就業創業等方面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擁軍崇軍濃厚氛圍,全力推進福州雙擁共建、退役軍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會聚焦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釋放出的強烈信號,讓我們倍感振奮。”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加快打造中國對外開放重要樞紐,持續提升機場客貨運水平,培育臨空產業、構建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強勁的“航空動力”。 全會提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全會公報重申‘兩個毫不動搖’,為新時代工商聯工作指明方向、提振信心。”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說,市工商聯系統將持續加強思想引領,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爭做實業報國的踐行者;持續增強發展活力,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爭做創新發展的引領者;持續拓展發展空間,抓住榕臺融合、山海協作、友好城市合作等發展機遇,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爭做回饋社會的示范者。 福州市金控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積極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以投促招”“以投促引”“以投促創”“以投促產”作用,持續擴大基金“朋友圈”,圍繞福州16條產業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全力營造“投資興業在福州”的生動局面;進一步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打好國有企業“金融組合拳”,助力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最后一公里”。(記者 王玉萍 吳樺真 林晗 唐蔚嬙 宋亦敏 曾建兵 蔣雅琛 歐陽進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