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福州市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2024-07-20 22:59:1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匯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福州市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征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發布后,福州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第一時間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全會精神學深學透、落地落實,化作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凝心聚力、奮發進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資源規劃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強化規劃引領,完善“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錨定城鄉融合發展新藍圖;統籌縣域城鄉、村莊規劃,精細化開展縣域城鄉一體設計,不斷優化耕地保護、產業集聚、村莊分布、生態修復等空間布局,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做好要素保障,穩妥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積聚城鄉融合發展新動能。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在深化改革開放中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全會報告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我們義不容辭地扛起使命與擔當。”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深入貫徹中央關于自貿試驗區戰略部署,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自貿試驗區。掛牌9年來,已推出20批288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10項。”接下來,福州自貿片區將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緊抓中印尼“兩國雙園”、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等發展機遇,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擴大海絲交流合作,不斷為國家擴大開放、與世界共贏貢獻福州力量。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新旗艦項目,中印尼“兩國雙園”從一紙藍圖逐漸鋪陳出實景畫卷。“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印尼‘兩國雙園’正是開放高地。”中印尼“兩國雙園”企業福建淼天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崢嶸說,去年,企業在各級各部門和園區的幫助下,實現福建首次從印尼進口老椰,同時在印尼三寶壟市投建了白對蝦養殖基地、魚類加工車間和冷庫等,已為數百名當地人提供就業崗位,“作為企業負責人,將更緊密地團結兩國企業家朋友,將黨和政府的號召與民營企業家責任擔當相融合,為中印尼‘兩國雙園’增添新光彩。” 致力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福州村干部群體,對全會公報十分關注。“公報提出,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指引與方向。”永泰縣同安鎮洋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鮑華安說,加強中心村黨委建設有利于推動多個成員村協同發展,進一步實現鄉村振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同安鎮三洋中心村黨委建設,推動三洋片基層黨建整體提升、一體化發展,重點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發揮強村引領、聯片帶動作用,流轉跨村土地,打破農村資產資源‘小散弱’格局。”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全會提出,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現實體現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 “我們要不斷鞏固并發展人大植根人民群眾的優勢,堅持完善‘雙聯系’機制,管好用好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心、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人大代表行業聯絡站等民意民智匯集平臺,進一步擦亮票決民生實事、評議基層單位等民主實踐工作品牌,持續拓寬人民有序政治參與渠道,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載體作用,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福州實踐貢獻人大力量。”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引導全市人大代表當好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領頭雁”,引領全市人民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火熱實踐。 福州中院負責人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彰顯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定決心,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福州中院干警將結合法院工作實際,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融入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凝心聚力服務發展大局,深入推進“品質榕法”“正氣榕法”提升工程,努力成為新時代福州法治建設的忠實實踐者,以實際行動回應“時代之音”、滿足“人民之盼”。(記者 錢嘉宜 賴志昌 藍瑜萍 吳樺真 李白蕾 阮冠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