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一夜東風起 山水滿目新
2024-07-02 13:17:54?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雄江鎮美景。 夏木成蔭,萬物崢嶸,悠悠閩江岸,處處皆是景:青山綠水間,和美鄉村勾勒新時代振興之路;實驗室內,思維碰撞賦能傳統產業華麗轉身;施工場地上,產業新城鑄造經濟增長新磁極…… 隨著滔滔江水浩蕩東流的,是梅城大地不斷迸發的生機與活力。秉承大農業、大園區、大城關、強旅游、強建筑、強鄉村的“三大三強”發展新舉措,閩清正全力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后花園”的大道上昂首向前,闊步奮進。 “心上蓮”項目 山野秋思民宿。 現場聚焦 驅車來到閩清上蓮鄉,猶如走進了一幅古典山水畫:溪山如畫,阡陌縱橫,雞犬相聞,更有一朵巨大的蓮花在田間綻放……如世外桃源的美景,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游客,也成為發展鄉村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獨特樣板。 “心上蓮”項目位于閩清縣上蓮鄉新村村、佳頭村、街中村,項目累計投資超3000萬元。在不破壞耕地的基礎上,上蓮鄉傾力打造稻米產業園,在稻田上繪制特色圖案,并嘗試引入多項種養模式,打造全新網紅打卡點。 與此同時,上蓮鄉更整合鄉域資源,引入多種新業態,打造一系列以農耕體驗示范區為主的精品農文旅項目。如今,“遇見·心上蓮”園區已經建成,涵蓋高山康養、田園旅居、戶外運動等多種體驗,打造全新的“世外桃源”。 2023年初“心上蓮”一期項目建成投入運營,至今累計吸引、接待游客40多萬人,增加村民收入2000多萬元,相關經驗做法被市級以上重要媒體宣傳推介30多次。 背后故事 青山綠水,并非上蓮鄉獨有的特產。如何利用好自身稟賦,講出獨特的“上蓮故事”?近年來,上蓮鄉全力打造“農業+”產業鏈,探索出獨特的鄉村振興“上蓮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黨建引領,統籌發展共致富。上蓮鄉統籌全鄉資金、人才和項目,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生態茶園、農業大觀園、知青劇場……以“心上蓮”的爆紅為契機,一連串文旅項目先后落地,進一步豐富旅游資源,充實“心上蓮”旅游品牌。 精雕細琢,提升旅游體驗。結合游客需求,“遇見·心上蓮”著手引入多種新業態:年輕時尚的小酒館,素雅寧靜的書齋、茶吧,古色古香的古厝展廳,創意十足的稻田咖啡館,以及“山野”系民宿,提升基礎設施配套,讓游客玩得開心、住得安心。 統一運營,提升品牌效應。上蓮鄉正以“心上蓮”為品牌,統一運營全鄉18個村,設計推出系列“心上蓮”農產品,并制定了服務標準、成立合作聯社等。對標去年爆火的貴州“村超”,上蓮鄉大力弘揚閩清禮樂文化,推出“村唱”品牌,邀請素人歌手走上舞臺,以音樂為載體,讓更多閩清偏遠山村的好景、好物“走出”深山、名揚八方。 禮恩科技(三期)項目 福建禮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現場聚焦 齒輪轟鳴,纜線飛轉,一根根五顏六色的電纜飛快打包成卷,裝運發車。 走進福建禮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背后,是傳統行業對自主創新的不懈追求。 福建禮恩科技有限公司(三期)項目占地15085平方米,廠房建筑面積17280平方米,主要用于光伏及高性能精品電線電纜生產。該項目中的輻照中心電子加速器,是福州當前唯一一臺電子加速器。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期項目將重點生產航空航天輻照電線、地鐵和醫院等人群密集場所用阻燃B1級電線、高性能精品家裝線及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用纜線。項目建成后,可年產光伏線纜30萬公里,低煙無鹵環保型70年長壽命電線35萬公里,新增年產值10億元。 背后故事 今年以來,“新質生產力”一詞頻頻沖上熱搜,如何擺脫傳統的生產方式與增長路徑,實現傳統行業的煥新再出發?通過禮恩電纜的發展經歷,可一窺閩清建筑產業的向新之路。 福建禮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公司專注于線纜的研發、設計、生產,并與國內電線電纜權威科研院所及專家團隊保持深度合作,致力于開發高性能電線電纜。 與禮恩類似的企業,在全省首批“建筑之鄉”閩清還有很多。如何讓這批高新技術企業脫穎而出?閩清結合產業鏈發展要求,著力建立梯次培育體系,針對性實施“一鏈一策”“一企一策”等服務。 以暖心服務,優化營商環境。閩清為重點龍頭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申報指導、用地報批、稅收減免等一系列服務,引導更多龍頭企業走進閩清、認識閩清,進一步提升當地產業的規?;?、智能化、節能化水平。 數字“把脈”,為企業精準“開方”。針對禮恩電纜等本地傳統龍頭企業,閩清同三大運營商展開對接,以新技術“把脈”企業生產,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效率。通過詳盡的摸排,一張張“藥方”得以順利開出:以高清探頭掃描彌補人眼差錯,定制機械臂解決人力不足……生產力發展由此邁上新臺階。 一連串扶持舉措之后,以禮恩科技為代表的新興龍頭企業得以茁壯成長,取得累累碩果。如今,禮恩科技已擁有73項發明專利及核心實用專利技術,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等榮譽稱號。 今年4月,禮恩高性能航空航天電線電纜項目(二期)順利投產,進一步推進公司產品多元化,迎接新能源汽車發展熱潮。據悉,該生產線一分鐘可生產線纜300米,一年產值達5億元。 閩清縣萬福創新園 萬福創新園效果圖。 現場聚焦 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施工人員埋頭作業,廠房雛形初顯……萬福創新園內,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萬福創新園總規劃面積約240畝,總投資16.5億元,是萬福企業集團專門為中小企業搭建的制造業平臺,按照“產業集聚、產城一體化、資源共享、產融互動”模式建設,旨在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必要服務。 該項目今年3月開工,計劃分為三期開發,一期面積約78.79畝,規劃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號樓樁基施工,二號樓樁基預計今年7月份完成。 未來,萬福創新園將在閩清綠色建筑產業園打造一個集新材料研發、綠色建材、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電工電氣、智能儀器、新能源等新興業態為一體的產業新城,助力閩清縣工業制造集聚發展,促進傳統制造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打造閩清城市產業新名片。 背后故事 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是閩清建筑產業的一大特色。如何變特色為優勢,充分發揮“建筑之鄉”的悠久底蘊?以萬福創新園等為依托,閩清縣著力引導各建筑企業“靠攏”,形成上下游配套產業鏈。 以萬福創新園為例,這里,未來將有20余家中小企業抱團集聚,為縣域內的龍頭企業如中建鋼構等,提供穩定的配件供應?!褒堫^企業有了穩定易對接的供應商,小企業也有了穩定的訂單,可謂雙贏。”閩清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托產業園,大型企業可實現“強強聯手”。近年來,在閩清縣的牽線搭橋下,禮恩科技與中建科技做好對接,在預制建材的生產過程中預埋電纜,節省后期開槽步驟,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 “未來,依托萬福創新園等一系列產業園的建成,閩清將嘗試融合建材產業前后端,將家具、地磚、吊頂等與房屋建筑有機融合,打造更多可供選擇的組合產品,進一步開拓市場?!遍}清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后續,閩清將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打造更多閩清特色產業鏈,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心上蓮”稻米產業園。 新氣象 新作為 如今,2024年已然過半。盛夏時節,回味春日播種的辛勞,展望秋日豐收的喜悅,閩清正抖擻精神,在建設現代國際城市“后花園”的征程之上拼出新氣象、展現新作為。 堅持項目為王,加快建設支撐有力、后勁十足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后花園”。 閩清今年計劃實施重點項目594項,總投資2077億元,年度投資532億元,加快推進京臺高速復線、政永高速、鄰縣高速通工程、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強以商引商、以鏈引商,力爭新引進招商項目300個以上。以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為抓手,推動閩江溪谷沙灘、海峽鄉建鄉創家園等5個項目市場化運營,攜手共筑第一幸福家園。 堅持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產業興旺、百花齊放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后花園”。 閩清著力培育壯大裝配式建筑、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力爭建筑業總產值突破1330億元。加快推動建陶、電瓷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把經開區打造成實體經濟的承載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推動宏琳厝創建國家4A級景區,打響“名山林海、碧水溫泉、古厝民居”文旅品牌。 堅持造福于民,加快建設鄉村振興、安居樂業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后花園”。 閩清將以工業化理念推進一產“接二連三”,爭創“國字號”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響一批“梅”字號特色農產品。加大“一村一品”“千村千貌”特色培育,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新樣板,著力在全市鄉村振興上走前列、作示范。(記者 阮冠達 圖片由閩清縣提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