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發布《鼓嶺倡議》
2024-06-29 10:21:3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丫霸!丫霸!”一聲聲充滿“蝦油味”的福州話在海峽青年交流營地接連響起,數百名中美青年代表用剛學會的福州方言為此行畫下句點。28日,2024年“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總結會舉辦,12名中美青年代表回顧了活動精彩時刻,交流了感受和收獲。總結會現場發布《鼓嶺倡議》,進一步弘揚鼓嶺情緣,鞏固中美友誼。 中美青年代表分別用中英文宣讀《鼓嶺倡議》。記者 包華 攝 留下寶貴記憶 連日來,福州驕陽似火,在鼓嶺蔭庇下,青年代表們共飲一口井,友好共處,續寫中外民間友好交往新篇章。 通過大屏幕,中美青年重溫了穆藹仁、蒲天壽、柯志仁等外僑家族的故事。在接下來的鏡頭里,耄耋老人的形象“轉化”為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他們就是參加本屆交流周活動的中美青年,過去一周同吃同住,參加鼓嶺尋寶活動,打卡柳杉王公園、萬國公益社等歷史建筑,種下友誼樹,參與非遺市集、紅酒品鑒、球類友誼賽、圓桌論壇等交流活動。看到熟悉的面孔和場景,臺下人員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青年代表、密歇根大學醫學生克萊爾說,相處一周,發現中美青年的相似性遠超差異性。他們共同品鑒紅酒,以球會友,還體驗了太極拳等中國傳統運動,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友誼。“回到密歇根后,我會同家人朋友分享這段經歷,希望我們未來能夠保持更多聯系。” 收獲珍貴友誼 志愿者陳貝琳說,在交流營地,熱情、友好、富有感染力的微笑是最通用的語言,“兩國青年的友誼就像制作漆扇,從扇子入水前的期待,到出水后獨一無二的美麗圖案,在交流融合中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 來自艾奧瓦州大學的安娜·皮奇說,艾奧瓦州和中國有著深厚友誼,自己很高興能夠延續中美青年友誼。她主修環境專業,“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期待和各國青年一起就環境問題增強合作,用國際視角尋找更多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 “我能用中文發言嗎?”克里斯·奧尼亞在中國生活了15年,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一名講師。他認為,人生中需要導師、對手、徒弟三種角色,友好的競爭者可以激勵人們更加努力。“我走過許多地方,但沒有一個地方像鼓嶺一樣充滿兩種文化的交流,我會到更多地方分享鼓嶺故事。” 在克里斯·奧尼亞的鼓勵下,臺上臺下青年一起用剛學會的福州話加油:“身體丫霸!工作丫霸!學習丫霸!收獲更多各種各樣的丫霸!” 續寫鼓嶺情緣 為進一步鞏固中美青年友誼,弘揚鼓嶺情緣,中方青年代表阮揚揚、美方青年代表哈利特·帕金森宣讀了《鼓嶺倡議》。 《鼓嶺倡議》提出,在繼續辦好“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活動的同時,每年分領域舉辦規模大小不等的中美青年專業性交流活動,為兩國青年創造開放、包容、輕松、友好的氣氛,以推動開展對話、增進了解、建立友誼,并探索更廣泛的合作空間。 同時,《鼓嶺倡議》呼吁大力傳播鼓嶺故事、傳承鼓嶺情緣,讓中美兩國更多人民了解這段歷史,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共同致力于中美友好。 《鼓嶺倡議》還鼓勵青年們積極參與中美各領域交流合作,做增進兩國人民了解和友誼的使者,讓中美人民的深厚友誼如鼓嶺上那千年柳杉般茁壯成長,生生不息。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此次交流周活動不僅是對鼓嶺故事的一次深情回顧,更在中美青年之間搭建起心靈溝通的橋梁。他們期待“鼓嶺緣”交流活動能夠持續舉辦,讓鼓嶺情緣代代相傳,成為深化中美人文交流和青年互動的重要紐帶。(記者 朱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