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眸:鼓嶺國際社區的形成
2024-06-20 09:29:57?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2024“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即將啟動。今日起,由一群曾經在鼓嶺生活過的美國友人后代、研究鼓嶺文化的專家學者等組成的“鼓嶺之友”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重聚福州,再登鼓嶺,尋找百年前的歷史記憶,追尋當年中美民間友誼故事。 在鼓嶺,每一棟建筑,都有著獨特的韻味;每一條階梯,都有著獨特的故事;每一片磚瓦,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百年前,在鼓嶺度假的西方商人、傳教士、領事人員,與當地村民結下深厚友誼,留下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也讓鼓嶺成了中西交融、生機勃勃的國際社區。 重新修復后的萬國公益社,成為中外游客到鼓嶺的必去打卡點。記者 包華 攝 1915年夏季的萬國公益社(來源裨益知家書)。 “鼓嶺圈”的誕生 鼓嶺國際社區的形成源于19世紀末期,鼓嶺清涼宜人的氣候和迷人的環境吸引了大批外國人來此度假避暑。畢腓力所作《鼓嶺及其四周概況》,提到傳教士吳思明(S.F.Woodin)是最早在鼓嶺度假的外國人。 被吳思明發現之前,鼓嶺是個默默無聞的山野之地。1886年,英國人任尼在鼓嶺梁厝建起第一座別墅。之后,鼓嶺避暑別墅如雨后春筍般建起,不僅福州市區,還有在廈門、南平、廣東汕頭、香港等地工作的外國人也紛紛來鼓嶺。居住時間大約在每年端午節到中秋節之間。 因在鼓嶺聚集,外僑們相繼成立了“鼓嶺公共促進委員會”“鼓嶺聯盟”,后演變為鼓嶺理事會(萬國公益社),目的是為僑民提供社交、醫療、衛生、教育、郵政、文藝活動等服務。鼓嶺,一定程度上具有早期城市市政社區管理的雛形。 畢腓力的《鼓嶺及其四周概況》記載,鼓嶺聯盟“目的是組織各國僑民的各項社交、文藝活動。所有在山上的僑民不必經過任何形式的選舉或抽簽,只需繳納50美分的入會費。”到了1902年,鼓嶺聯盟已有125個成員。 每逢夏季,在鼓嶺聯盟的組織下,一場場關乎歌舞酒會、園藝展覽、下午茶、讀書會、科學探討會等休閑社交生活,在山間展開, 逐漸形成“鼓嶺圈”。萬國公益社、游泳池、網球場等當時非常稀缺的公建設施,見證了當年“鼓嶺圈”的榮耀。 萬國公益社 福州最早的洋會所 如果要問,鼓嶺哪個建筑最有名?萬國公益社,一定是許多人的答案。作為福州最早的西式俱樂部,萬國公益社設施完善,是昔日鼓嶺國際社區的文化治理樞紐與信息中心。 《鼓嶺紀事報》曾刊登過萬國公益社的籌集過程,從中可推測出建設時間大體在1914年至1915年。作為當時鼓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萬國公益社選址在螃蟹嶺下的三寶埕。公益社是一座石木結構、單層廳堂式建筑,面闊七間,墻體用青、黑、白等不同顏色的石頭砌成,散發著濃郁的異國風情。 萬國公益社內有一座240個座位的禮堂、沒有一根承重柱的300多平方米的大廳,有3個委員會房間、舞廳、化妝室、更衣室、廚房等。禮堂里表演滑稽戲和播放電影時,附近居民常常攜家帶口來觀看。 萬國公益社,是福州鼓嶺保存至今、體量最大的一處古厝,是外國人舉辦茶會、宴會、講演及舞會等各種活動的社交場所,被譽為福州最早的會所。公益社西側的空地被當地人稱為“轎亭”,是當年停轎子的地方。公益社門前草地平坦,當地村民的慶典、鄉宴等也常在這里舉辦。1936年,郁達夫就在這里邂逅了一場農家宴社戲。 名噪一時的萬國公益社是當時的網紅打卡點,見證著嶺上的“西式貴族生活”,也成為許多外僑難以忘懷的記憶。 如今,萬國公益社被打造成“鼓嶺故事”展館。猶如百年前一樣,重新修復后的萬國公益社,成為中外游客到鼓嶺的必去打卡點。 1903 年,美國駐福州領事葛爾錫在鼓嶺舉辦生日宴會,邀請了八十多位鼓嶺村民參加(來源伊芳廷家書,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蔵)。 互幫互助 鼓嶺國際社區形成 作為一個“國際友好社區”,鼓嶺魅力不僅僅只有社交作用。當時外僑組織修繕道路、管理房屋、提供新鮮衛生的牛奶、組建社團及開展文娛活動、有序治理商販和轎夫,為外僑提供高質量的度假生活。 其中,萬國公益社的作用十分明顯。1933—1934年版《鼓嶺手冊》詳列了中文版信息,聲明萬國公益社“無性別國籍之界限”“以維持鼓嶺避暑人之物質、交際、文藝、公益與利便為宗旨”,致力于為鼓嶺避暑居民的公共利益服務。 可見,萬國公益社相當于業主委員會一樣的職能。《鼓嶺手冊》記載,萬國公益社作為民間非營利團體,所提供的職責與組織機構基本能夠涵蓋外僑在鼓嶺避暑的日常及文化生活所需,同時出面組織修路,出版報紙,協定勞工工資、挑工價格,促進公共衛生等公益性活動。 這種互幫互助的氛圍下,一個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擁有現代化特征的國際社區在鼓嶺誕生了:以萬國公益社為代表的公共管理機構;以萬興洋行等為代表的金融商貿機構;以鼓嶺教堂等為代表的宗教場所;以鼓嶺療養院為代表的醫療設施;以游泳池、網球場為代表的文娛設施;以電報局、郵局等為代表的社區基礎設施…… 歷經百年芳華,鼓嶺國際社區的獨特魅力依然存在,鼓嶺更是成為福州國際旅游度假的一張光彩奪目的名片。如今,有著中西文化積淀和說不盡歷史故事的鼓嶺,用自己的方式繼續書寫中美民間友好交往的傳奇。(記者 王光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