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下穿地鐵1號線和閩江 福州濱海快線南三區間雙線貫通
2024-06-06 10:00:3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濱海快線南三區間左線盾構機刀盤破墻而出。記者 陳暖 攝 5日下午,伴隨著“榕耀一號”盾構機刀盤轉動的轟鳴聲,福州地鐵濱海快線南公園站至三叉街站區間(南三區間)左線盾構機刀盤破墻而出,標志著南三區間隧道正式雙線貫通,濱海快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當天,南三區間施工現場洋溢著喜悅的氛圍。“雙線正式貫通,我們總算松了一口氣。”項目總工程師周武夷介紹,該區間是濱海快線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區間全長約2900米,需要下穿已運營的地鐵1號線、閩江,這兩處都是極難攻克的Ⅰ級風險源。 線路下穿地鐵1號線時,盾構影響范圍長達83米,同時下穿隧道的頂部與1號線最小距離僅4.73米。“在如此近的距離下穿,很難避免盾構機掘進對既有隧道造成影響。如果不對施工質量進行精細化把控,將對運營線路安全構成不可估量的危險,甚至可能導致隧道不可逆變形。”周武夷說。 除了下穿既有線路難度大之外,地質層面面臨的問題也十分嚴峻。下穿段地質為上軟下硬形態,一旦受到施工擾動極易發生坍塌。 為解決施工難題,福州地鐵集團先后7次邀請國內知名盾構專家展開論證研究,制定、優化施工方案,嚴格下達盾構下穿各項施工參數及控制指標。 最終,在多方努力下,南三區間最終以近乎“零沉降”“零變形”的標準完成了下穿和并行1號線這個極具挑戰的Ⅰ級安全風險施工任務,1號線最大沉降量僅為1.2毫米(平均0.72毫米),遠低于16毫米的施工控制值。 盾構穿越閩江施工是南三區間的另一個“關卡”。 南三區間左線、右線盾構分別歷經28個月和22個月施工,其中穿江段280米僅占區間長度的9.7%,但左線、右線穿江施工卻分別用了9個月和4個月,可見難度非同一般。 “下穿閩江段時,遭遇不明原因遺留異物、F10地質斷裂帶影響區域,盾構掘進過程中常遇到大小不同鋼板、大石塊掉落和堆積導致盾構機滯排嚴重。”施工單位中鐵八局濱海快線1標3工區項目經理高源回憶道,施工期間多次被迫停機,工人只能頂著相當于在水下36米的高壓進入盾構機氣泡倉作業。每次開倉用時5小時只能允許3人入倉施工,基本是施工1.5小時、出倉減壓3.5小時。施工期間順利完成江底高壓帶壓開倉作業420次,進倉人工清理出石塊、鋼板等異物350多件。 針對高水壓帶壓開倉及在不良地質情況下掘進的難題,福州地鐵集團邀請國內頂尖專家進行專題論證研究,使用了江面注漿加固及洞內超前加固等工藝,最終南三區間右線于2023年3月,左線于2023年6月順利過江。 目前,濱海快線15個車站完成主體結構施工,16個盾構區間雙線貫通,1個盾構區間單線貫通。8座高架橋梁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鋪軌進度達76%,風水電及裝修進度超50%。線路預計于2025年底通車。 線路概況 濱海快線起于福州火車站,經福州主城區、濱海新城、長樂國際機場,終至臨空經濟區。線路總長62.4 公里,設計時速 140公里,設站15座(含遠期預留2座)。 該線路是省內第一條實現公交化運營的城際鐵路,可實現福州主城至濱海新城30分鐘通達,火車站至長樂機場40分鐘通達,助力構建閩東北協同發展區中心城區1小時交通圈。(記者 林榕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