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孔元村的十年“種花”路:網紅村的“花期”如何更持久?
2024-06-03 15:49:37?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夏鋮晰 我來說兩句 |
十年前,作為第一代通過賞花經濟出圈的網紅村,位于閩侯白沙鎮的孔元村紅極一時,源源不斷的客流帶來蓬勃發展活力。 如今,十年過去,曾經帶火孔元村的“花世界”幾經沉浮,在去年強勢回歸后,再次成為當地的“引流密碼”。 在以賞花為引客招牌的鄉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當下,孔元村作為曾經的網紅村有哪些優勢?“翻紅”的底氣在哪里?近日,記者走進白沙孔元村,試圖尋找答案。 游客在京臺北岸生態農莊的向日葵花田里游玩。記者 林雙偉 攝 難續的“花期” 起伏的人氣 大片紫色的鼠尾草如夢如幻,迎風而立的虞美人花枝輕盈,不同色系的金魚草層層疊疊,編出一片絢麗的“錦緞”……迎著初夏的微風,記者來到了孔元村的“花世界”,群山環繞中各品種花卉競相綻放,只一眼,便讓人沉醉其中。 過去十年間,這片花海見證了孔元村人氣的起起伏伏。 2014年,在白沙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孔元村“兩委”組織村民開展觀光花卉種植,憑借天時地利,當年種植的100多畝滿天星、格桑花開滿花田,很快便打響了孔元村觀花旅游品牌,大量游客到此消費,帶動了村民增收。 但因技術不夠成熟,運營不夠專業,第二年,便出現客流銳減的情況,孔元村的鄉村旅游項目也因此陷入瓶頸。 痛定思痛,2015年底,村里引進孔元花世界有限公司,幫助孔元村專業化管理和運營賞花旅游項目,種植各類花卉300畝。就是這樣如夢如幻的花海,成為孔元村再次出圈的“秘密武器”,被網友發到微博上之后,引爆了孔元村的賞花潮。 當時的孔元村火成什么樣?“周末的時候,游客驅車而來,在進村路上排起幾百上千米的長隊。”該村村干部回憶著當年的盛況。 然而,這輪的人氣“花期”也沒能持續太久。2019年起,由于同類型的花海旅游鄉村層出不窮,“花世界”游客銳減,孔元村漸漸落寞,失去了昔日的活力。 “整裝”回歸 找準賣點再出發 群山如黛,綠水環繞,廊橋、木棧道等基礎配套十分完善……這么好的一塊地,怎能就此沉寂? 去年,孔元花世界旅游公司“整裝”后回歸,當年的股東之一馬麗清也回到家鄉白沙,努力讓這片花海再次盛放。 回歸后的“花世界”雖然沒有立刻再現當年人流不斷的盛況,但也為村里帶來了新的人氣和客流。“我們現在主要和旅行社合作,接待團隊。天氣好的周末每天能接待1200多人?!瘪R麗清說。 記者發現,在賞花場地邊上,新建有幾十個柴火灶和餐桌?!斑@是專門用來接待游客的,除了賞花,我們還提供吃、住、游一體的服務。”馬麗清說。 經歷過火爆和落寞,如今重新歸來的心態如何?“我還是挺有信心的,沒有信心也不會選擇繼續堅守在這里?!钡R麗清也坦言,當年“花世界”的出圈是因為同類型旅游產品稀缺,現在各種花海應有盡有,市區也有很多免費供游客參觀的花海,昔日的競爭優勢已不復存在。 “但我們還是有自己特有的賣點的——原汁原味的田園風光和秀美的山水風光,這是城區的公園所沒有的?!瘪R麗清說,便利的交通也讓更多游客能在短途游時考慮“花世界”?!翱自寰驮诰┡_高速口,從福州開車來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因此也成為不少人出游目的地的選擇。” 坐擁這些優勢,馬麗清對于未來發展很有底氣,干勁十足。“我們在‘花世界’開辟了洛神花、毛豆、玉米、葫蘆瓜、黃瓜等種植體驗區,開設了陶藝、糖畫、玫瑰花茶、鮮花餅等手工制作體驗項目。”馬麗清告訴記者,在白沙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公司正積極申報教育研學基地,計劃接待學生研學團隊。此外,老年團隊也是景區重點對接的一大客群。 抱團發展 相互引流促長紅 如今,孔元村不只擁有浪漫的“花世界”。在距離“花世界”不遠處,還有一片向日葵花田在京臺北岸生態農莊盛放。 記者來京臺北岸生態農莊采訪當天是工作日,偶遇旅游團來游玩,農莊很是熱鬧。農場負責人鄭倪浩是個來自福清的“80后”,原本從事建筑行業的他2022年相中了這片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土地,成為了一名孔元“新農人”。在投資200多萬元,經過一年多的籌建后,京臺北岸生態農莊應運而生,還聘用了十幾個當地村民,帶動了當地的就業。 “除了向日葵花海,我們還開設了垂釣區、餐飲區、手工體驗區和文化娛樂區等,就是想讓游玩的項目更加豐富,游客能在這里玩一整天不覺得單調?!编嵞吆普f,做文旅這行,前期投入較大,需要沉下心來慢慢“養”客流。雖然萬事開頭難,但鄭倪浩信心十足,“開業以來,我們通過短視頻平臺引流,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 同在孔元村,京臺北岸農莊和它旁邊從事教育、軍訓的華窈教育基地已經開始了互動,力求抱團發展?!叭A窈基地有著龐大的客戶群體,我們借助他們的引流優勢,他們利用我們的戶外場地和寫生美景,這樣互相引流,可以實現資源互補,共同發展。”鄭倪浩說, 近年來,白沙鎮黨委、政府也在積極地為這些從事旅游的企業搭建相互交流的平臺?!拔覀儗⑷傓r文旅相關的企業集結起來,組建了白沙鎮農文旅交流群,謀求抱團發展,共享資源?!卑咨虫傂麄魑瘑T趙敏潔說。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這個離城不遠、離自然很近的網紅村再度“翻紅”甚至長紅,指日可待。(記者 譚湘竹) |
相關閱讀:
- [05-29] 閩侯氣象科普館開館
- [05-29] 閩侯高標準嚴要求開展黨紀學習教育 多維“廉”動擦亮“戒尺”
- [05-28] 閩侯徐家村微短劇牽手文旅 三組“密碼”助力古厝活化
- [05-26] 閩侯公安全面鋪開“福州e體+微信小程序”推廣宣傳行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