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來游“文物中的福建”
2024-05-18 12:55:00?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18日是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這段時間,位于福州的各大文博館所紛紛推出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的新展覽和社教活動。 《宋詞里的福建》沉浸式戲劇劇照。 記者 管澍 攝 親歷者講述 華林寺保護前世今生 1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華林寺分享會在福州市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此前得到消息的文博愛好者坐滿了大廳。華林寺保護的親歷者、光明日報駐福建記者站原站長白京兆作了題為《福州華林寺保護經過》的分享講座。 20世紀80年代初,華林寺大殿引起清華大學建工系古建筑專家莫宗江教授的高度關注。經過2個多月的實地測繪考察,莫宗江認為,對華林寺的歷史、文物和科學價值以及它在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必須給予重新評價。他說,該寺興建時間可能比過去記載的北宋乾德二年更早,是唐或五代時期興建的,應把它列為國寶行列。 莫宗江對于華林寺的評價迅速引起白京兆的關注。他以內參形式進行匯報,呼吁有關部門采取緊急措施,保護千年國寶。這一篇文章,對于當時寺內白蟻成災、大梁已被蛀空,岌岌可危的華林寺來說,可謂一場及時雨。 白京兆的分享讓現場的觀眾感慨良多。 “華林寺大殿是一代又一代關心文化遺產的人們接續傳承下來的。”文博愛好者林杉說。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有此次活動的另外一名分享者、華林寺保護的親歷者、老兵王德風。今年86歲的王德風曾隨部隊駐扎在鎮海樓,為挽救華林寺的木料作出重要貢獻。2010年,他將珍藏的5張鎮海樓老照片捐給福州市博物館。此次他與在場觀眾分享了幾張珍貴的華林寺老照片。 18日上午,由福州市文物局主辦,福州市博物館承辦的“博物通達知閩都”福州市博物館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將在華林寺舉行,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參加。 值得一提的是,為慶祝國際博物館日,福州市博物館首次推出“華林寺大殿”免費蓋章活動。快來蓋章打卡華林寺吧! 市民在福建博物院內參觀“宋詞里的福建”特展。記者 林雙偉 攝 各類大展 看“文物中的福建” 為迎接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位于福州的各大文博館所都推出了重磅新展。 “宋詞里的福建”展覽由福建省文物局主辦,福建博物院聯合11家地市博物館重磅推出,展覽時間為5月18日至9月1日,位于福建博物院1樓2號展廳,對外免費開放。 本次展覽以宋詞為引子,分為“東南全盛”“文化勃興”兩大部分。展覽通過200余件珍貴的文物全方面展示了宋時福建的社會生活風貌。 福州市博物館推出新展“福犀·福器——福州漆器生活美學展”,展至6月10日,對外免費開放。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新展“葉飛將軍誕辰110周年文物展”也值得一看。 新創沉浸式戲劇 《宋詞里的福建》來了 當神秘女子上官語盈邀約辛棄疾、柳永、張元幹三位同屬宋朝的詞人,跨越時空,在福州西湖畔相聚時,一場精彩的品茗論文詩會來了。這正是福建博物院與福建省實驗閩劇院聯合精心創排的沉浸式戲劇《宋詞里的福建》,于18日20時正式上線,感興趣的文博愛好者可關注福建博物院視頻號、微博、抖音“微閩博”進行線上觀看。 《宋詞里的福建》是圍繞福建博物院18日重磅推出的原創展覽,融合福州本土的戲曲文化和福建博物院東區的現場環境,通過跨界合作的方式,以夜游、夜聽、夜賞為線索,創作編排而成的一場沉浸式演出。 “太棒了!這是從來沒有的觀看感受。融合宋詞、文物、詞人、閩劇的精華,形成一臺絕妙的沉浸式演出。”在錄播現場觀看的媒體記者紛紛贊嘆。(記者 管澍/文 林雙偉 管澍/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