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商云集有福之州——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創辦30周年紀實
2024-05-18 12:49:4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五月榕城,風云際會。18日,第二十六屆海交會將舉辦2024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啟動儀式暨“萬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會,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有福之州。 “今天,我們是站在創造未來的源頭上,就應當樹立超前意識,敢做時代的弄潮人。”20世紀90年代,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和開放包容的宏大格局,科學謀劃了“3820”戰略工程,開創了一系列關于招商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親自創辦了以“萬商云集有福之州”為主題的首屆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為招商工作留下寶貴的思想財富和實踐成果。 30年來,福州始終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堅定不移抓招商、上項目、興產業,六大千億級產業、19家百億級企業、100多家行業領軍企業、4500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有福之州這片創業沃土上不斷匯聚、蝶變、起舞。特別是“十四五”以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超過5個萬億城市,2023年達1.29萬億元,排名全省第一、全國第十八、省會城市第八。 一個招商平臺,書寫極不平凡的歷史,繪出絢麗多彩的華章。 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記者 陳暖 攝 招大引強 匯聚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 高聳的鋼塔、遍布的管廊,從福州市中心往東北方向驅車一個小時,一座巨型工業城堡屹立于可門港經濟區。這里是占地6000多畝的申遠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也是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基地。 恒申集團堅守實業四十載,從“做一根尼龍繩”起步,締造了一家世界級企業。董事長陳建龍說,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尼龍6+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創新“鏈式發展”,是恒申成功的秘訣。 產業發展需要平臺,園區是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將興辦各種類型的開發投資區,作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經濟建設步伐的戰略措施,領導推動福州形成了公辦、僑辦、民辦三種類型的開發區模式,并生動地將這三種模式比喻為“筑巢引鳳”“引鳳筑巢”“借巢引鳳”。 福州秉承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推動園區開發建設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在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接續打造了很多的“載體之最”: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全球最大的單一液晶顯示器制造基地;江陰港城經濟開發區,全球最大單套年產100萬噸丙烷脫氫裝置投產;福州軟件園,蟬聯“中國最具活力軟件園”…… 如今,福州以園聚鏈、以鏈集群,新質生產力加速奔涌,制造業煥發蓬勃生機。園區、鏈條、集群同向發力,推動紡織化纖、冶金建材、機械制造、輕工食品、能源、石油化工等六大千億產業集群壯大成勢,推進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光電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綠色冶金新材料、現代海洋工程裝備等16條產業鏈優化升級,一鏈接一鏈,繪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美好圖景——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著力扶引產業鏈龍頭,推動東南汽車、福建奔馳公司創新,擴大生產規模,聚合上下游180多家配套廠,全市汽車制造業完成產值超300億元; 現代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加快推進產業鏈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40億元的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南區強夯施工及檢測已全部完成,國宇游艇標準廠房建設項目、馬尾造船適應性技術改造項目、達華衛星互聯網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 綠色冶金新材料產業鏈形成以寶鋼德盛、吳航不銹鋼為龍頭的不銹鋼產業,以羅源閩光、億鑫鋼鐵等為龍頭的普鋼產業,以中鋁瑞閩、奮安鋁業為龍頭的鋁材產業,對接招引大東海高端精品鋼鐵、寶太不銹鋼冷軋、敘佑綠色不銹鋼管材管件、歐特不銹鋼特種閥門等綠色冶金新材料產業鏈項目,推動產業鏈立體式發展,著力打造產業鏈集群; …… 30年來,福州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推動招商工作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努力在全省發展中當龍頭、走前列、作示范。2023年,全市共簽約落地重點工業產業鏈項目186個,總投資1488億元。在恒申、京東方、萬華、中景等鏈主企業帶動下,福州市實現“錦綸6”、平板顯示、聚氨酯、聚丙烯等產業鏈完整布局,質量優、效率高、動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創新模式 精準打好招商引資“組合拳”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商貿貨輪川流不息,國際訂單紛至沓來……中印尼“兩國雙園”元洪投資區,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剛投產,我們就接到全國各地的訂單,還有多家飲料廠想把工廠建在附近。”福建淼天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崢嶸對打造椰子全產業鏈充滿信心。 元洪投資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洽談引進的重點項目,歷經30年發展壯大,如今承載著打造共建“一帶一路”新旗艦項目的重大使命。去年1月至今年2月,中印尼“兩國雙園”圍繞海洋漁業、熱帶農業等產業,重點推進合作項目62個、總投資近800億元,中方園區進駐商貿企業646家。 福州是著名僑鄉,400多萬華僑遍布世界各地。當年,習近平同志提出“以僑引僑、以僑引臺、以僑引外”等招商引資思路,多次率團出訪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每到一處,他都詳細推介福州,探討經貿合作,帶動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在他的推動下,冠捷集團、東南汽車等企業紛紛落戶福州,不斷發展壯大,至今仍是福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30年來,福州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當年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持續深化國際招商月內涵,不斷改革招商體制機制、創新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探索出一個個活力涌動的招商模式,為福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以商招商,帶動產業“鏈”起來——位于長樂的恒美偏光片項目去年全面投產,是全球偏光片產能最大的單體工廠。作為新型顯示產業的上游,恒美偏光片項目自引進之初就產生“鳳求凰”效應。長樂以恒美偏光片為龍頭引領,從上游原材料到面板核心材料,再到下游模組等項目紛紛入駐,培育起光電產業全產業生態。東芝、索尼、松下、三星等國際知名公司的加工商——福順半導體產業項目的落地,也帶來上游芯片設計、制造、檢測等企業和下游集成電路以及相關配套企業的落地。 以會招商,推動展商變投資商——立足福州,海交會、數字峰會、世界航海裝備大會等平臺效應愈發突顯,云工廠、中船賽思億等企業紛紛落子福州;走向世界,積極參與廣交會、投洽會、進博會等重要活動,宣傳推介福州的營商環境和投資機遇。去年進博會期間,市招商辦組織招商小分隊走訪上海均和集團、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總部、京東集團等近50家企業,促成更多企業來榕投資。近5年來,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近2000家,貿易伙伴遍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基金招商,加速重大項目落地——近年來,福州市持續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帶動社會資本服務地方招商引資,以資本撬動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落地,并以資本布局產業集群。全市48只產業基金參投招商項目,引入云工非標零部件全球總部、同泰怡國產服務器生產基地等120多個產業項目,總投資超200億元,支持產業發展的“基金叢林”枝繁葉茂。 一項項可圈可點的方法、一組組可觀可感的數據,匯成福州來之不易的“招商答卷”。僅在2023年,圍繞16條重點產業鏈,福州市就引進高質量產業項目728項,總投資超3000億元。如今,福州各級招商部門緊扣“項目攻堅突破年”專項行動,持續創新招商模式,推動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厚植沃土 釋放投資興業強勁“磁吸力”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哪里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資金就往哪里流,項目就在哪里投。可以說,營商環境就是“引商環境”。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在努力改善投資硬環境建設的同時,大力營造一個法制化、按國際慣例辦事的投資軟環境。”他倡導“馬上就辦”,針對外商投資審批難、審批慢,推動投資項目審批“一棟樓辦公”“一條龍”服務,在全市掀起“辦實事、講效率、抓落實”的熱潮。 1991年來榕投資興業的臺商蔡圣回憶:“我們公司設立得早,申請土地批文等要跑很多單位。有了‘一棟樓辦公’以后,臺商辦手續,在里面轉一圈就搞定了。” 30年來,福州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秉承“一棟樓辦公”理念,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服務標準再提升——大力實施“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營商環境改革從1.0版本跨越至6.0版; 制度體系更完善——2012年出臺關于《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的意見》,將行政效能提升工作融入“馬上就辦”實踐,2018年1月28日頒布《福州市“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若干規定(試行)》,用黨內法規形式將“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制度化; 服務發展更有力度——2015年在全國率先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核發全國首批電子營業執照、啟用全國首個全流程電子化投標保函系統,2022年建成海絲中央法務區福州片區,推出全國首個實體法務服務中心; …… 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讓來榕投資者的權益得到有力保障;透明、規范、合法、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不斷迸發創造力和創新力。去年,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布《2023年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福州首次進入“非常高”組別,邁入全國第一梯隊。 優越的營商環境,增強了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助推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2023年,福州GDP達1.29萬億元,居全省第一、全國省會城市第八。其中,數字經濟規模超700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超3000億元。福州還榮獲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是全國唯一的獲獎城市。 千帆一道帶風輕,奮楫逐浪天地寬。今年是“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創辦30周年,福州舉辦全球招商大會,再次向海內外客商發出“萬商云集有福之州”的誠摯邀請,這是傳承弘揚、責任使命,也是開拓進取、接續奮斗。讓我們攜手前行、共襄盛舉,秉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創辦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不斷深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記者 顏瀾萍 吳樺真 唐蔚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