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感受再生資源“變身”之旅
2024-05-15 21:03:46? ?來源:福州新聞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廢棄塑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如果能得到有效回收、處理,將產生巨大的再生利用價值,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近日,全國首個融合體全數智綠色分揀中心——福州(永豐)再生資源智能分揀中心正式揭牌運營。在這里,經過數智化的工作流程和AI分揀的精細化處理,每天有十幾噸的廢塑料變廢為寶。 步驟一:智能分揀更高效 走進分揀中心,廢塑料智能分揀線有序運行,各式各樣的廢塑料瓶從階梯狀的上料機進料口統一“出發”。經過一臺除鐵器“提純”后,金屬物品被篩選完畢,塑料瓶則繼續搭乘著全自動化傳送機進入各個分揀環節。 福州新供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甘云龍介紹:“通過智能化的分揀,可以有效分揀各類廢塑料可回收物,而且能提高分揀的效率,減少人工成本。目前設備還在不斷升級調試中,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無人化的分揀。” 步驟二:AI細分更精準 塑料瓶分得越細,價值就越高。為提高分揀效率,分揀中心在傳送帶之間還布置了AI智能分揀機器人。經過智能掃面,機械臂能精準鎖定目標,大大縮短分揀不同種類塑料的時間。 “目前,AI機器人還在繼續學習,伴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積累,機器人對塑料瓶的分揀準確率也會越來越高,現在基本上已經達到95%的準確率。”甘云龍說。 步驟三:數字助力迎新生 經過初步物理變形后的塑料瓶將接著被運到下游深加工廠,成為制作衣服、地毯、窗簾等產品的重要原料,實現華麗變身,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分揀中心接入福州市循環經濟碳指數大數據平臺,結合此前福州市城區已建成100座環保驛站,可實現全市再生資源回收、入庫、分揀的智能化監測,形成可溯源的數據支撐體系。首期實現再生資源分揀規模約2萬噸/年,可有效覆蓋福州市大部分區縣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處置業務。 甘云龍說:“分揀中心目前每日的垃圾處理量15噸左右,隨著正式運行的時間越來越久,處理量會穩步提升到每日20到30噸,未來最高可達每天60噸。我們將積極響應國家推進垃圾分類及資源化水平的相關政策,進一步打通更多塑料回收渠道,促進福州垃圾分類兩網融合。”(記者 陳樞 陳飛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