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耕耘數字藍海 讓民生福祉更有“數”
2024-05-11 21:27:0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5月11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數字經濟澎湃向前,數字中國昂首闊步。近年來,晉安區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時代機遇,圍繞“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三大主線,打響數字晉安品牌,數字化賦能晉安現代化建設。 數字經濟:集智聚力 科技支撐 壯大培育數字產業,布局高水平數字產業集聚區。晉安區著力建設數字經濟發展載體,以福興經濟開發區為引領,協同推進新店科創圈建設,打造晉安科創走廊,培育創新主體,發揮高意集團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虹吸上下游企業,打造新型光電產業園區,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2023年。晉安區167家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471家,居全市前列。 加快產業數字化,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晉安區推進農業生產單位的物聯網生產,重點指導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設施蔬菜、畜禽養殖等農業主體的運用,建設農村電商直播基地,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并建立農業生產企業物聯網監管平臺。今年,晉安區區級個人科技特派員申報近百名,并成立臺籍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強化科技支撐,為鄉村振興注入“數字力量”。 數字文旅領域,晉安區采用文旅數據融合、特色文旅資源數字化、培育數字產業力量、發展數字文旅新業態、拓展線上消費新空間、延伸文旅營銷新路徑等措施,不斷完善“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和“智游晉安”項目建設,為民眾提供涵蓋“吃住行游娛購”全方位服務,同時推進“旅游+直播矩陣平臺”建設。2023年,晉安區接待國內旅客1440.5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16.95億元。 數字政府:智治先行 服務升級 以數據要素賦能政務流程全面優化。用數據的流動代替群眾的跑動,晉安區加快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實現全省357類免提交證照在政務服務過程中可實時調用,電子證照應用率達100%;在全市范圍內首推政務服務大廳“綜合受理窗口”與“一件事綜合窗口”“跨域通辦窗口”融合模式,實現企業群眾在任一“綜合受理”窗口均可實現跨部門、跨地域的高頻事項聯合辦、無差別辦、同標準辦。 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思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晉安區致力于讓企業和群眾像“網購”一樣在線上辦理各類審批事項,深化“不見面”審批服務,推動更多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視頻辦”“智慧辦”。截至目前,晉安區平均材料數減少到3.5個,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11.3%,758項事項可“全程網辦”。針對數字經濟等領域涌現的市場主體需求,晉安區組建“晉心辦”政務服務團隊,創新“一企一策一專班”機制,提供一站式集成化解決方案。 依托網格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晉安區推動市監、城管、司法等16個職能部門及各鄉鎮街道實現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協同管理,提升數字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城市治理“一網統管”。 數字社會:智享生活 普惠民生 晉安區堅持數字化賦能民生福祉,著力提升醫療、教育、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數字化水平,讓居民享受服務的質量不斷提高。 醫療數字化方面,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打造區域醫療服務協同一體化平臺,促進醫療資源線上整合,共享遠程心電信息1483條,共享實驗檢驗信息6749條,電子病歷使用數約14.75萬次,全區電子病歷使用率達到95.3%。 教育數字化方面,作為福建省“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晉安區先后投入55億元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將人工智能融入區域基礎教育,通過校企合作,為學校提供軟硬件設備和在線課程,惠及6萬余名學生。此外,晉安區打造14所遠程專遞課堂,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向山區輻射。 養老數字化方面,打造全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示范區,探索推進智慧社區居家養老"1+6+ N "新模式,提高老年群體生活福祉。 未來,晉安區將以打造“數字經濟應用第一區”為方向,以建設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為目標,全力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不斷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貢獻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