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義窯:古瓷文化融入鄉村文旅
2024-04-26 15:26:06?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數百年來,閩清制瓷不斷,窯火不息,而義窯也因此被列入福州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成為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作為“建在窯址上的村莊”,閩清縣東橋鎮義由村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古老的瓷器文化流傳至今。 保存比較完整的瓷器。 義窯,這個古地名,不僅指代了義由村,更涵蓋了東橋鎮義由村至青由村一帶的宋元青瓷窯。在這片連綿約10公里的土地上,古瓷窯群遺址星羅棋布。24日,記者在義由村看到,村里的許多建筑和裝飾也隨處可見古瓷片,它們被巧妙地融入民宿、手工體驗館等設計中,別有一番風韻。義由村黨支部書記謝在武表示,義由村因窯出名,義窯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風格而聞名。南宋時東橋義窯生產的瓷器不僅暢銷國內,還通過閩江水路遠銷海外。 據了解,2018年,義窯36處古窯遺址被列入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其中,下窯崗一號窯是義由村挖掘保護最完好的一座古窯,至今已有640年的歷史,位于村東南方向500米的山崗上。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珍貴的古窯址,閩清縣政府和文化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耗資70萬元在下窯崗一號窯上方建了一個長80米、高5米的仿古長廊保護棚,兩邊挖設排水溝,避免雨水侵蝕,古窯址兩邊砌筑臺階,增設欄桿,便于行走。這些措施不僅有效地保護了古窯址的完整性,也為游客提供了了解古窯文化的窗口。 “近年來,村里還修建了義窯文化園以及文物展示館,希望大家能夠更了解義由村和義窯文化。”謝在武說,借助鄉村振興的東風,下一步,村里將依托義窯等先天優勢條件,進一步盤活義由村的古瓷文化資源,推動古瓷文化元素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此外,義由村還以義窯文化為主題開展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和研學之旅。這些活動不僅讓游客近距離感受到自然風光與瓷器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更深入地了解了古窯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通過這些活動,義窯文化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弘揚,也為當地的文旅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記者 林春長/文 石美祥/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