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瑯岐:主題教育在鄉村沃土上踐行見效
2024-01-31 17:25:1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李若泓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馬尾1月31日訊(通訊員 江超云)第二批主題教育臨近收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種子在瑯岐這片鄉村沃土中生根發芽、踐行見效,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筑牢農區“耕”基,激活鄉村經濟 在瑯岐島金砂云龍交界處,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一片忙碌,機聲隆隆,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正在平田整地、開挖溝渠、整修田埂等,原來零散的小塊田規整成了集中的大塊田。“改造之前,田塊有點高低不平,也不大。現在改造成高標準農田,平整了,澆水方便、耕作也容易。”福建立信農作物種子產業研究院負責人林偉銀表示。 為什么要建設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溝渠和田間道路配套等措施,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打造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農田,從而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和綜合生產能力,也讓農業有了向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和信息化發展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農業競爭力。 這讓高標準農田建設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人民“飯碗”。為了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瑯岐鎮持續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現在已經新建500畝,改造3000畝高標準農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格局正一步步形成。 一座座智慧大棚拔地而起,在萬農高科集團(瑯岐)示范基地田間地頭,玉米新品種陸續成熟;在新金東農場中,智能溫控大棚和溫室大棚、新建葉綠菜分揀車間和取引水設施等智慧農業提升項目讓農戶的錢包實實在在地鼓起來;在福建蔬美農業水培蔬菜中心里,基質栽培技術不僅極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還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蔬果產業,讓畝產增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如今,雪美種苗創新基地、現代種業科技園、萬農高科集團(瑯岐)示范基地等7個重點“種業基地”項目在瑯岐“安家”,為市民托住“菜籃子”,把牢“米袋子”。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顏值 是日,瑯岐鎮社會事務辦副主任李云清在中午下班后來到瑯岐金砂沙園,隔著柵欄瞅瞅自己承包的那“一米菜園”,見到有些冒頭的雜草就進去收拾收拾,一旁是正在澆水的村民。 這片菜地原本是荒廢的宅基地。瑯岐經濟區、瑯岐鎮通過干部帶動周邊農戶,將閑置土地改造成“一米菜園”,有近200名的經濟區、鎮、村黨員、干部自愿捐款進行除草、平整等改造工作,免費承包給農戶,收益為農戶所得。截至目前,共改造了約800多平方米的菜園,賦予了閑置空地新的生命。 瑯岐鎮逐步鋪陳出一幅“村美人和”的秀美畫卷,這樣的變化并非一日之功。近年來,瑯岐黨群合力,通過“1234”工作機制,即“一套工作機制、兩項基礎建設、三大專項行動、四化垃圾治理”,以村莊村界為基礎,按區塊連片式劃分網格,構建全島557個微網格和168條保潔路段的網格治理體系,將經濟區、鎮、村及國有企業603名干部職工下沉至網格中。 除此之外,整治侵占河道、溝渠行為,恢復水體原貌;拆除400余處違章搭蓋;推進污水管網改造提升項目;構建“物防+人防”渣土運輸監管體系;深入開展“最系列”評選活動,建立“榮恥榜”……一項項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治成效帶動群眾從“袖手看”到“拍手贊”再到“動手干”,東紅村村民高興地說,“村里環境變美了,大路小道干凈整潔,住著舒服。” 從“泥水路”到水泥路,從典型農居到“花園洋房”,從隨手亂扔垃圾到主動維護干凈整潔的環境,人居環境整治蔚然成風,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 農文旅融合,豐富鄉村內涵 飛霞漫天下,遠山近水處,在紅光湖公園湖面上,時不時有幾只黑天鵝與槳板玩家們擦身而過。槳板玩家們手拿槳悠悠劃行,好不愜意。新入駐瑯岐島的槳板俱樂部為游客帶來了休閑好玩的水上運動,豐富了游客體驗,而這只是瑯岐島農文旅融合發展中的一環。 “土地成規模地流轉出去后,不僅村民得到了實惠,土地也被更好地利用起來了,對我們實現鄉村振興幫助很大。”瑯岐鎮金砂中心村黨委書記陳善明告訴記者,鄉村振興,重在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的前提是土地流轉,把碎片化的土地整合起來,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再通過充分激活農村資產、資金、資源,探索多種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健全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制定契合實際的規劃和措施,帶動村民就業致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被激活的土地上,一點點生長出產業。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瑯岐鎮以紅蟳為基礎,觀光、文創、民宿等產業投入運營。通過土地流轉,農田變成微菜園,吸引主城區居民線上線下種菜收菜;通過裸房整治,閑置民居變民宿,帶動村民增收。 金砂中心村也迎來了社會資本注入,昔日“空心村”開始落地一項項產業:養殖體驗園、鄉村振興講習所、互動賽事基地和文旅服務配套。走進紅蟳公社,在蔚藍天空的映襯下,白鷺翩翩起舞;民宿叢立,道寬燈明……你能夠充分感受農耕情懷、見證果蔬成長、品嘗農家特色。這里也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全國鄉村振興觀摩基地以及福建省第十四批“水鄉漁村”休閑漁業示范基地。 瑯岐經濟區深挖資源,主打紅蟳養殖和生態休閑旅游品牌,打造“菜籃子”工程、種業基地等,新的一年里,“星奇馬術”等文旅項目也將逐一落地瑯岐島。瑯岐經濟區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豐富瑯岐旅游業態,帶動村民增收。 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希望,通過這些生動有效的實踐,不僅提升了瑯岐島鄉村的經濟實力,改善了人居環境,更豐富了鄉村的文化生活,也讓村民們在參與中感受到了主題教育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
相關閱讀:
- [01-31] 嘗“鮮”正當時,快來馬尾瑯岐摘草莓啦~
- [01-24] 中共福州市馬尾區紀委十屆四次全會召開
- [01-24] 馬尾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01-24] 中國共產黨福州市馬尾區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