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洋里助農增收有實招
2024-01-15 16:55:1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鄭夢婷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閩侯1月15日訊(通訊員 范志鳳 李煜晗)當閩侯縣洋里鄉遇上鄉村振興,會有什么樣的故事? 栽下“致富果”,村民笑開顏 時下正是草莓成熟上市的季節,閩侯縣洋里鄉花橋村的田間,一排排整齊的大棚里,草莓碩果累累。 2022年,洋里鄉花橋村黨支部書記江仁妥在外出考察時,發現草莓市場前景廣,于是,部分農戶,與福州仙澤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在村里開展草莓種植,并從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引進了紅顏、紅寶、越秀等品種 。今年草莓豐收,不僅讓種植戶看到了增收的希望,也讓更多村民利用空閑時間參與采摘、包裝、運輸,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加收入。 冬季,同樣也是洋里鄉苦橘采收的時候。洋里鄉作為福州苦橘的主產地,全鄉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年產量高達1500多噸。洋里苦橘種植,又以嶺兜村無籽苦橘最為有名。當年,時任嶺兜村黨支部書記的江陽龍,通過多方考察,在本村引種無籽苦橘,并示范種植獲得成功,自此,無籽苦橘種植逐漸在洋里鄉推廣開來,成為當地人的“致富果”。 如今,苦橘再獲豐收,種植戶喜上眉梢。 面對累累果實,村民村民喜上眉梢 回鄉“新農人”,助農增收入 油茶種植是洋里鄉紳帶村的特色產業。2006年,在外打拼的鄉賢陳飛,回鄉看到村里油茶資源豐富、種植氛圍濃,決定回鄉創業,成立了紳帶村種養植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延長紳帶村油茶產業鏈,培育油茶品牌,助農增收。 截至目前,合作社共發展油茶種植1100多畝,油茶籽產量由1萬多斤增長至8萬多斤,產值可達128萬元,同時通過參與油茶果采摘務工、土地流轉、產品銷售等環節,還帶動了當地50戶農戶就業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縣委、縣政府‘我的家鄉我建設’行動,加大油茶種植力度,為村民致富開辟新道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陳飛說。 延展“茶葉鏈”,帶動就業潮 實現鄉村振興不僅需要鄉賢人才支持,更需要引入“新村民”力量。 位于洋里鄉梧洋村的五奇仙山,常年云霧繚繞,生態資源極佳。2009年,從事建筑行業的仙游人吳新欣,來到這片高山成立天福茶園。十多年來,吳新欣始終堅持綠色種茶理念,還引進了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和技術,保證茶葉的香氣、色澤、滋味、形態等達到最佳狀態。 吳新欣(右)和朋友池用謀在茶園里查看茶樹生長情況(林雙偉 攝) 如今,天福茶園不僅成為了梧洋村一張響亮的品牌,還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寶貴的就業機會,增加村民收入和村財收入。吳新欣說,天福茶園還將打造并延伸產業鏈,延展“茶之路”。同時通過校地合作,吸引更多年輕的力量加入茶場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雄厚的特色產業支撐。 “我們將利用洋里氣候、土壤等優勢自然資源,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引導更多村民通過特色種養,實現家門口就業,增加收入,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鄉村振興成效。”閩侯縣洋里鄉相關領導說。 |
相關閱讀:
- [01-11] 閩侯將新增一處侯官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 [01-10] 預計6月完工通車!閩侯這里將再添新路!
- [01-09] 閩侯新成立2個社區居委會
- [01-09] 福建首座肉燕博物館落地閩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