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賦能“土特產” 走好“振興路”
2024-01-12 08:28:0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晨霧氤氳,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的盧峰茶園倚山而立。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郭玉瓊教授團隊的到來,為茶山帶來了熱鬧的氣息。 好山好水出好茶,優越的生態環境鑄就了永泰茶的好品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永泰茶葉便名聲在外。可由于種植分布散亂,經濟效益低下,茶園疏于管理,許多制茶工藝流失。茶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郭玉瓊教授團隊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邀而來。原來,為有效破解農業需求與科技創新脫節問題,永泰縣積極開展“引進一支專家團隊”工作,全縣共引進省農大、農科院等農業專家團隊25支、核心成員80多人。 在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持下,永泰縣李梅、油茶、細茶等本土特色產業,果蔬、花卉等傳統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有了好產品,如何讓其走進千家萬戶,真正轉化為農民增收致富、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優勢? 做好品牌文章,擴大品牌強農效應是永泰的答案。截至目前,永泰全縣共有“三品一標”農產品46個、市級知名農業品牌3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個。日前,永泰縣獲評第三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與此同時,永泰進一步舉辦開茶節、“則徐杯”斗茶賽,編寫發布《永泰綠茶團體標準》,融入農產品地理標志元素;草木谷閩臺茶文化藝術中心、永泰細茶露營地、古茶樹資源展示園等項目相繼落地,同時搶抓“直播帶貨”風口,將“永泰家鄉好物”與電商培訓及短視頻帶貨大賽相融合,培育了51支本土直播團隊,覆蓋21個鄉鎮,積極組織企業參加“農交會”“綠博會”等全國性展銷會,提高公眾及消費者對品牌的知曉率和認可度。 “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我們積極推進‘干部下沉、服務上門’,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下到田間地頭察實情、找問題、促發展。”永泰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文峰說,永泰縣組建科技服務團、科技特派員、金融服務聯絡員等隊伍,結合萬名干部下基層,深化“人才下鄉、科技助農”,切實解決農業產業發展缺技術、缺人才、缺服務等各類問題,推動農產品高質量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