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區舉辦嚴復誕辰170周年紀念活動
2024-01-08 17:39:3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月8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1月8日上午,倉山區在嚴復故里——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舉辦嚴復誕辰17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 嚴復故里。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嚴復是中國近代重要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譯家,被譽為“中國西學第一人”。百年之前,他在激蕩喧豗的近代風云中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為中國走向近代化作出了杰出貢獻;百年之后,受其思想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幾代人堅持改革與開放,造就了新中國的輝煌新成就。毛澤東同志稱贊嚴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習近平同志評價嚴復是“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 集體獻花。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上午九時,倉山區干部群眾懷著對嚴復的敬仰與懷念之情,莊嚴肅穆地站在嚴復墓前一一獻上鮮花。區委書記魏邦仲在紀念致辭中表示,嚴復先生是中國近代的“思想先驅”,倉山的驕傲。哲人雖逝,精神永存。我們有必要高標準做好嚴復文化和精神、思想的活化利用。一要把文化瑰寶找出來;二要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三要將文化旅游融起來。以主人翁精神,傳承弘揚好嚴復精神。麥頂小學的少先隊員們還共同誦讀詩歌《百年天演 鑒知未來》,孩子們放聲吟誦,稚嫩的童聲講述了嚴復變法維新、融匯中西、筆醒山河的一生,也訴說著孩子們心中最樸素的愛國情懷。 嚴復祖居。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陽岐嚴復祖居前,嚴復誕辰17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之“天演雅集”也在同步舉行。倉山區政協主席潘仰武為“天演雅集”啟動致辭,他表示,傳承的文化才有魂,守正的創新才有根。面向新征程,我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深化嚴復文化和精神的學習和宣傳,共同傳承和弘揚嚴復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倉山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閩劇表演。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天演雅集”上,陽岐河中閩劇表演掌聲如潮,天演亭里絲竹之聲徐徐而至,還有由蓋山鎮、政協委員提供支持的茶道、漢服、竹編、郵展、學展、微電影播放等文化展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別是倉山區借力數字科技賦能嚴復精神,實現蝶變生輝,開發了《嚴校長的同窗日記》數字劇本游,以新穎的形式、創意的玩法、精彩的劇情以及沉浸式的實景挑戰,引領大眾深入了解嚴復文化、感受嚴復精神,實現了文化遺產與旅游事業的雙向奔赴。 未來,倉山區將繼續倍加珍惜先賢留下的寶貴財富,圍繞打造嚴復思想研學基地,對嚴復文化和精神再挖掘、再梳理、再提煉,以一年為期,繼續辦好嚴復誕辰170周年的系列紀念活動。著力把嚴復思想內涵與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結合起來,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形成更多有穿透力、形象化的成果,助力打響閩都文化品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