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創新機制搭平臺,推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
2024-01-08 08:08:4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王倩雯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閩侯1月5日訊(通訊員 范志鳳 陳婷鈺)閩侯縣結合主題教育,抓住縣域共青團改革的契機,圍繞建立健全陣地建設、團隊建設、監護網絡建設、心理干預機制、創新服務模式等方面,不斷提升閩侯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的專業化水平。2021年,閩侯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獲評第二批“福建省縣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示范站點”,服務案例曾多次獲得市級“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縣級“十佳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 閩侯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 打造“心防”安全站 建設“1+7”心理服務陣地 完善閩侯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陣地建設,打造含1個辦公室+7個功能室的輔導站。其中7個功能包括心理咨詢室、團體活動室、沙盤游戲室、心理宣泄室、綜合陽光房、等候休息區等。閩侯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主要面向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測評、心理咨詢、團體輔導等多項服務,有效地為未成年人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平臺,呵護心靈健康。 牢系“心房”安全繩 打造多元化專業服務團隊 積極匯聚社會各方力量,以“專職+兼職”的方式組建心理咨詢團隊,主要包括1名專職心理咨詢師和3名兼職社工以及12名中小學心理咨詢師。其中,有4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6名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3名中級社工師,針對全縣范圍內有心理問題及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專業心理咨詢服務。 同時,根據實際服務需求投入資金6萬元,聯合高校扎實推進“心晴”計劃,充分發揮高校專業師資力量,定期為心理咨詢團隊提供案例研討和技能培訓,建強心理輔導骨干隊伍,不斷提升團隊的專業化水平。 織密“心防”安全網 構建全方位心理監護網絡 積極構建閩侯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監護網絡,以閩侯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平臺為依托,每年針對全縣中小學生開展心理普查工作,學校老師和家長通過心理篩查和日常關注的方式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識別,并向學校心理輔導室以及校外心健站進行轉介。通過“家、校、站”聯動,充分實現家庭、學校、社區和專業力量的有機結合,形成合力,最大限度保護和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筑牢“心防”安全墻 踐行三層級心理干預機制 針對閩侯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全面制定和實施三級心理干預機制。初級心理干預是通過知識講座、主題活動等面向全體未成年人進行預防和發展性心理服務,增強未成年人自我認知,強化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識等。中級心理干預是面向貧困、留守兒童等危機危機狀態下的未成年人提供的心理支持服務,對個體成長發展遇到的問題提供咨詢。高級心理干預是面向已經出現軀體化癥狀的特定未成年人提供的心理服務以及轉介服務。 打造“心防”安全區 創新一站式心理服務模式 采取“天天詢服務、周周約服務、月月講服務”的方式,用活教育載體,不斷提升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實效。一是通過“天天詢服務”,開通24小時心理熱線和網絡咨詢服務。改革以來,累計提供心理熱線援助服務共計341人次,服務總時長達7123分鐘。二是通過“周周約服務”,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和家庭提供一對一面詢服務。改革以來,累計提供線下面詢51人次,服務總時長達3500多分鐘。三是通過“月月講服務”,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改革以來,累計開展心理主題特色活動24場次,其中包括中高考減壓、心理調適、生命教育、情緒管理、自信心提升、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等主題活動,累計服務總人次高達8509人次。 閩侯縣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和優勢,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工作落到實處,切實為未成年人解決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同時,從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輔導氛圍。 |
相關閱讀:
- [01-02] 閩侯著力建設“三城”,推動新時代現代化濱江新城高質量發展
- [01-02] 閩侯2023年完成12個安置房項目建成及回遷工作
- [12-29] 閩侯加速推進高精密數控機床研發制造基地建設
- [12-29] 閩侯召開會議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