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好人”陳玉珠:社區好書記 居民貼心人
2023-12-29 10:56:1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2月29日訊 (通訊員 陳海萍 林曉燕)入冬的永泰,刺骨的寒風卷著落葉,吹透著每個路人的衣衫。在這樣的天氣中,樟城鎮吉祥社區南門路上,卻總能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就是南門路黨支部書記陳玉珠。陳玉珠所管轄的社區共有常住人口237戶638人,作為基層黨支部書記,她情系社區,心系居民,始終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默默地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大早,陳玉珠就和社區干部一起入戶開展民情調查。今年76歲的陳玉珠,是名擁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社區里遠近聞名的“熱心腸”。社區的事務繁雜,如何了解到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并不容易。為此,陳玉珠幫助社區制定《民情檔案》,記錄每戶居民的聯系方式,登記居民需求,收集他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等。陳玉珠說,要開展為民服務,打開《民情檔案》,“按圖索驥”就可精準找到服務對象。因此,這些珍貴的檔案既是她社區工作的“備忘錄”,也是她和群眾相處的“回憶錄”。不僅如此,在陳玉珠的手機通訊錄中,存著兩百余個聯系人。其中親友只占了不到10%,剩下的都是南門路上的兩百多戶的居民。即使每次更換新的手機,陳玉珠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把原來手機里的通訊錄一個不落地復制到新手機里。“我們小區的老年人比較多,大家不太會用微信,有什么事就直接給我打電話了,把他們的聯系方式存在手機里,萬一有什么突發情況,我也能馬上找到他們。”陳玉珠說道。 巡邏的途中,陳玉珠的電話不時響起。每次接到居民的電話,陳玉珠總是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往往很多時候他們還沒張口,陳玉珠就能猜到對方的訴求。“玉珠姐,今天我們家里又沒水了,你能不能過來看看?”由于西大道項目施工,造成南門部分路段多次斷水,給附近的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陳玉珠從居民家里出來后便馬上趕往西大道項目部反映情況,隨后又馬不停蹄來到自來水公司溝通事項。在多次的協調奔波中,最終順利解決了斷水問題。“有事不用跑社區,直接就找陳玉珠”。社區的居民還編出了這樣的順口溜,話語中雖帶著玩笑夸張,卻反映了大家對她的信任。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2019年,陳玉珠召集了6名同為黨員的老朋友成立了“玉珠黨建工作室”,攜手社區發揮離退休黨員干部政治優勢、威望優勢、經驗優勢,團結更多的社區黨員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務活動中,陳玉珠充分發揚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帶動社區黨員幫助解決轄區居民的實際問題,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來溫暖,她這份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時刻激勵鼓舞著身邊的人。4年來,在陳玉珠的帶動下,工作室的老黨員們義務當起了社區的政策宣傳員、民情收集員、矛盾調解員。社區干部、居民也紛紛加入社區義工行列,社區的風氣越來越好,“遠親不如近鄰”的新型熟人社區正逐漸形成。 “想得出辦法,沉得下身子,辦得了實事,她是我們‘永泰的林丹’書記!”這是社區居民對陳玉珠的評價。她就像是一個活賬本,對于群眾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一清二楚,她也是同事心中的“當家人”,是居民身邊的“貼心人”,更是應急時刻的“逆行者”。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干部的責任與擔當,以心系百姓的情懷樹立起基層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