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鄉答好主題教育“民生卷”
2023-12-22 17:30:1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2月22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為持續鞏固主題教育理論學習成效,壽山鄉探索開啟“主題教育大家說”理論學習新模式,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助推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壽山鄉嶺頭村巾幗志愿服務隊。壽山鄉供圖 自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壽山鄉緊盯“踐行宗旨為民造福”目標,積極走村入戶詳細調研,征求民意,切實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著力辦理一批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民生實事,讓全鄉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鄉村“小學堂” 生活“有‘知’味” 為給本地村民和外來游客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務場所,壽山鄉以“樂齡學堂”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依托,邀請臺灣團隊進行適老化、宜居化和民宿化改造,增設了扶手、優化開關照明,設置輪椅暫放區等,有效改善環境,增強可達性、便利性和適用性,滿足“一老一少”、婦女、返鄉青年、游客等各類人群的日常休閑需求,打造出老少咸樂、近悅遠來的幸福院。 樂齡學堂。壽山鄉供圖 “自從有了‘樂齡學堂’,感覺生活更有滋有味了。以前在家沒事兒干,吃完飯就往門口一坐,想說說話也不知道找誰,‘樂齡學堂’讓我們老人的生活變得更豐富,更有質量,大家在一起活動,人與人之間更溫暖了,”村民李大爺說道。 鄉村“小食堂” 幸福“大味道” “做飯難”“吃飯難”、照養缺失等問題成為困擾居家老人的生活難題。為解決“吃飯難”問題,近日,位于壽山鄉嶺頭村的“長者食堂”開始試營業,讓老年人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集中就餐、就近就餐、送餐上門等服務。正在就餐的李阿姨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地說:“平常只有我們老人在家,買菜做飯挺麻煩,現在有了長者食堂,讓我們這些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物美價廉的‘暖心飯’,方便又實惠”。“沒錯,而且做法、味道很適合我們老年人。”坐在一旁王大爺接過話茬。 長者食堂。壽山鄉供圖 一餐一飯,暖胃暖心。壽山鄉將持續關注村里長者的需求,為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精細化、有溫度的養老服務,推動主題教育入心見效。 鄉村“小公園” 裝滿“微幸福” 出門見綠,移步有景,漫步在嶺頭村總能看到群眾在公園里享受愜意的閑暇時光。老年人散步、鍛煉、拉拉家常,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玩耍。這些“口袋公園”修建得別致精巧,雖然占地面積小,但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給群眾提供了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 桃枝嶺。壽山鄉供圖 壽山鄉傾聽民聲,因地制宜,依托嶺頭集鎮“金角銀邊”,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閑置房屋等,見縫插綠,打造了八·一七公園、農耕園、嶺頭環湖公園、樟樹公園、水塘游園、桃枝嶺、愛在壽山公園等7個口袋公園,修建410米休閑棧道,讓村民能推門見綠、移步入園,增加村民休閑交流空間。“自從有了這些公園,我們有了散步的地方,整個村莊都變美了很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周末回到村里,村里熱鬧了非常多。”一位在公園散步的村民滿臉笑意地道。“而且鄉政府還會在公園舉辦活動,邀請我們去參加,不僅能學到知識還有小禮物拿,真的太開心了”,另一位村民接著道。 民生實事能否“落地開花”是檢驗主題教育是否走深走實的“試金石”。下一步,壽山鄉將繼續推動主題教育與辦好民生實事互融共進,著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持續推動一件件民生“微實事”在壽山鄉廣大群眾的房前屋后落地開花,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主題教育成果帶來的實惠,讓群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