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東橋鎮:堅持“三學三化三結合” 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2023-12-22 14:58:2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2月22日訊(本網記者 朱琳 通訊員 林鈺穎 陳琪)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東橋鎮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扣主題主線,堅持“三學三化三結合”,多點同向發力,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堅持“三學”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堅持黨委“領學”。堅持“第一議題”制度,9月以來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4次,采取“輪值領學”方式,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領導班子成員到所包村黨支部、兩新黨組織開展領學、講黨課等活動26場次。 堅持支部“研學”。指導各基層黨組織制定學習計劃,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遠程教育平臺等累計組織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41場次。把竹嶺幸福之路展室作為現場教學點,9個造福搬遷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前往集中學習,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蒞臨竹嶺調研造福搬遷工程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堅持黨員“自學”。為全鎮47個參學黨組織分發主題教育學習書籍等530余份,指導各黨支部對黨員情況進行梳理分類,建立流動黨員和年老行動不便黨員臺賬,對52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采取送學上門形式,發放學習書籍,交流學習心得。建立流動黨員交流群,定期發送學習資料,確保所有黨員政治學習“不缺課”。 堅持“三化”全力破解“急難愁盼” 一是問題整改清單化。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緊扣主題教育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全鎮深入查擺問題共28個,制定整改措施61條,明確整改時限,以“清單化”方式推動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 二是為民服務項目化。組織開展建言獻策活動23場,收集匯總民情民意訴求28個,推動完成朱山濕地公園智能化改造提升、官圳農耕文化廣場、長者食堂等民生項目8個,謀劃實施安仁溪沿線護岸整治提升、朱山至高速口道路改擴建及周邊基礎設施工程等民生項目5個。 三是調查研究制度化。在全鎮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圍繞東橋發展實際,研究確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調查研究課題,創新探索“縱橫雙線+三大平臺+四支隊伍”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法,形成可使用、可轉化的調研成果。 堅持“三結合”抓好學用轉化成效 一是與推動特色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延鏈補鏈,指導大榕樹合作社開拓無花果采摘、無花果美食宴等產業鏈。依托九野小鎮等景區品牌優勢,建成九野良品農特產品館,將下宅無花果、鐵皮石斛、義由蜂蜜、匯農橄欖等東橋特色農產品進行集中展示展銷,增加產品銷量,促進特色產業化發展和品牌建設。 二是與助力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大力推動官圳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以義窯青白瓷為文化基底,盤活孫氏祠堂,打造成集陶瓷工坊、美食工坊、宋代美學工坊等板塊于一體的官圳里·宋園旅游景點,稻米博物館、游泳館等項目正加速推進。 三是與農文旅融合發展有機結合。以獲評“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為契機,召開加快推進文旅經濟發展座談會2場,邀請轄區內企業家等共同探討推動東橋文旅融合發展新思路。大力整合東橋特色旅游資源,將瓷天下海絲谷、九野小鎮等景區與魚天下、官圳古榕樹群、朱子文化園等景點“串點成鏈”,探索出紅色文化游、康養體育游、藝術文化體驗游、海絲文化游、沉浸式鄉村游、研學游等六大特色旅游業態。指導魚天下大膽創新實踐,推動金魚展覽館完成主體建設,被省科協授予“全國學會創新驅動服務站”榮譽。 東橋鎮黨委書記王世錦表示,接下來,東橋鎮將始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深化落實“三爭三領”和“萬名干部下基層”行動為抓手,持續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工作,加速推進安仁溪沿線護岸整治提升、金魚展覽館等項目建設,不斷豐富“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供給,提升人居環境品質,以打造全域旅游賦能鄉村振興東橋樣板的實干實績檢驗主題教育成果。(閩清縣融媒體中心、東橋鎮供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