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雄江鎮:“共建、共創、共享”打造閩臺鄉建鄉創樣板示范區
2023-12-17 18:10:0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2月16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 通訊員 劉思琪 陳琪)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閩清縣雄江鎮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以“四下基層”為抓手,準確把握重點工作定位,將主題教育與雄江實際工作緊密結合,把“實”的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真正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雄江鎮黨委書記張兆雄表示,2023年,雄江鎮在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領域深入探索,在“共建、共創、共享”上下苦功夫,讓雄江從僅有閩江庫區風光的“面子”到如今公共空間升級、文化創意加持、傳統產業變身的“里子”提升。 以學鑄魂,夯實思想根基 按照“月度有計劃、每周有提示、每天有學習”學習模式,以“書記講給書記聽”的形式,充分發揮“頭雁”領航作用,激活“全雁”活力,開展分層集中學、黨員分類學、創新載體學,切實打牢主題教育的思想基礎。 以學增智,共建項目成就 緊緊圍繞主題教育工作要求,對標對表,梳理問題清單、整改措施,以“小微權力服務清單”破題,實施村級事務服務清單項目化運作,創新運用村級事務服務清單。 夢里的江灣灣項目效果圖 2023年高效完成夢里的江灣灣項目征遷簽約和316國道雄江段安全隱患整治,完成地面物和養魚場征遷工作,科學運用“四議兩公開”等,發動老百姓核心力量,完成主題街區改造,形成“百姓共治紅利百姓共享”的格局,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米”。 316國道雄江段安全隱患整治 以學正風,共創政策機制 以檢視整改著力打通項目建設的堵點淤點,以政府服務推動為發起點,推動閩清縣15條惠臺政策在雄江落地實施,創新“項目找企業,團隊選項目”機制,推動鄉建鄉創合作“雙選”,吸引兩岸建筑大咖云集雄江,走出“一個引領、三方合力、五大振興”的鄉建鄉創“雄江模式”。 雄江鎮聘請了小饅頭曾芝穎團隊為青年導師,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行業“雙標”到“共通”突破;借助海青節橋梁,打造兩岸青年提供“互學共享”平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為臺胞搭建就業創業平臺,營造“安全感、認同感、歸屬感、幸福感”氛圍,實現臺胞在地創生,深化“安心、安居、安業、安家”舉措,為兩岸融合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 以學促干,共享兩岸發展成果 以“干”為要,緊緊牽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牛鼻子”工程,以海青節為橋梁,通過“空間+配套+云端”,創建海峽鄉創平臺,創新“126”機制,深化兩岸團隊交流合作,打造兩岸青年提供“互學共享”平臺,推動共建共創成果兩岸共享。 以“實”為基,將共同締造理念運用到鄉村治理中,探索“說、議、辦、督、評”五字訣,讓群眾從聽眾轉變成“主角”,共建推進集鎮空間“美麗升級”。 下一步雄江鎮將通過用“心”將“實”字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持續深化政策扶持、機制對接、情感牽引等路徑,吸引兩岸青年學子助力,兩岸建筑大咖云集共話發展,加速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特色品牌打造。 依據產業布局,以橙文化為特色,提升改造梅洋禮堂,構建閩臺甜橙產業中心,以研學為拓展,打造集橙產業發展、橙文化體驗為一體,結合戶外農耕體驗營地打造“產銷+體驗+研學”三位一體的運營模式,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價值,優化新老村民創生條件;盤活黃楮林溫泉,重振“中國溫泉第一溪”,助力產業振興。 同時,做好京臺高速復線雄江互通口服務區建設、網箱退養整治等工作,將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鄉建鄉創融合發展的強大動力,助力推動兩岸“互學共享、互通共建、互融共富”,聚力建成閩臺鄉建鄉創樣板示范區,為兩岸融合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閩清縣融媒體中心、福建文旅、福州新聞、福州鄉村振興、雄江鎮供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