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池園鎮庭院經濟成村民增收新亮點
2023-11-29 09:16:17?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在閩清縣池園鎮店前村,鄉賢黃應芳不常在家,但門前的小院倒是客似云來。其中,有同村的鄉鄰,有遠方的客商,有學校的師生,有郊游的游客,有拍照的新人……節假日里,一天人數甚至近千。他們為何而來?28日,記者走進這處庭院,探尋其中緣由。 游客在小院休閑。(池園鎮供圖) 該處庭院喚作“寨頭小院”,說是庭院,卻更像一座植物園,抑或動物園。盎然綠意由遠處的青山蔓至眼前,其間點綴著粉黛亂子草與紫藤花等觀賞植物。黑天鵝、小松鼠、小白兔等都有自己棲息的一方天地,柯爾鴨、珍珠雞、金絲鸚鵡、牡丹鸚鵡、藍色鸚鵡、白孔雀、藍孔雀、青花瓷孔雀等鄉間難得一見的動物更是給人驚喜。 “這幾年,我們學校的社會實踐課就在這個小院開展,里面掛了許多標語,比如‘愛護環境 請勿亂扔垃圾’等,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在這里培養美德,高年級的同學可以學習自然科學,采集樹葉等制成標本。”店前小學池老師說。 于村民和游客而言,集觀光、采摘、茶寮于一體的寨頭小院也是難得的休閑場所。“我也是聽朋友介紹過來的,這里有魚池荷塘、野營基地、觀景茶寮,很適合帶著家人朋友來放松一下,享受慢時光。”前來郊游的陳先生說。 主人自己不在家,為何還要打造寨頭小院,供他人賞玩?“村里人平常沒地方去,有這樣一個地方正好!”其實,黃應芳在心底還希望依托這處庭院,助力店前村振興發展。 記者了解到,黃應芳在浙江打拼,深受“千萬工程”經驗的熏陶。十多年來,她時常利用工作空余時間回鄉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甚至出資出力完成寨頭路修建,翻新寨后沿路兩側房屋外墻,重建鄰里舊房。 一人先行帶動整村振興。池園鎮扎實推進主題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將寨頭小院列為學習“千萬工程”經驗的示范點,通過為其制定小院發展規劃、流轉周邊土地,進一步提升小院品質。 “圍繞寨頭小院,目前村里已經完成了規劃,將在周邊打造糧食種植基地、魚塘養殖區、油茶種植基地、芋頭種植基地、荷花觀賞區、砂糖橘種植基地等,形成特色優勢產業,著力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多渠道創收。”店前村黨支部書記黃家忠說。 以“家”之名,池園鎮正呼喚更多鄉賢回歸。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以鄉村為紐帶,以“聚賢”為主線,該鎮著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片區,整合利用各村的土地、勞動力、產業等資源,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更多鄉賢項目落地開花。目前,全鎮有14名鄉賢返鄉創業,運用閑置土地305.8畝,引入新鄉賢項目3個。 “我們還將繼續通過匯總一本鄉賢譜、開發一批特色農文創產品、制作一張鄉村振興規劃圖、打造一塊露營地、流轉一片土地、建造一個精美庭院、活化一條龍窯的‘七個一’舉措,推動庭院經濟發展,打造鄉土人才服務鏈,引導農戶發展具有特色的庭院經濟產業,把農家庭院的‘方寸地’建設成為增收致富的‘聚寶盆’,全面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池園鎮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蔣雅琛 見習記者 陳君沂)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