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訊 19日,張敏杰先生塑像的揭幕儀式在閩侯八中德育園舉辦。當天,他的家屬還向該校捐贈了100萬元教育獎勵基金,用于獎教獎學。張敏杰是一位出生于閩侯縣南通鎮澤洋村的企業家,30多年來捐資3000多萬元支援家鄉建設,他于2015年去世。 據了解,張敏杰1927年出生在南通鎮澤洋村,21歲時便前往臺灣創業。他生前曾表示,自己事業上的成功,是因為從小受到家鄉仁義、誠信民風的熏陶。 1988年,張敏杰攜家人返鄉省親的時候,見到自己的家鄉發展遲滯,便暗下決心要積極幫扶家鄉發展。于是,自1989年起,他便先后捐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在澤洋村陸續建起了國盛幼兒園、國盛小學、閩侯八中(如今的舊校區)等三所學校,可容納2000多名學生就讀。 閩侯八中是張敏杰捐資建設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當時南通鎮唯一的高中。張敏杰還出資設立了“教育獎勵基金”等,用以褒獎師生中的重教勤學者。 在興學辦校的同時,張敏杰還不忘為家鄉修路鋪橋。20世紀90年代,他得知福州市區通往南通的必經之路路況不好,便捐資103萬元在該路段修建了寬9米的水泥公路。這條公路長7.2公里,連接7個自然村,方便了周邊群眾出行。1995年,他以316國道貫通南通腹地為契機,捐資330萬元,修建了連接國道的通洲大道和通洲大橋,全長2.2公里,寬9米。他還幫家鄉鋪設自來水管道,解決當地水源供應不足的問題;興辦了盛美老人院等,為家鄉老人提供良好的環境。 2015年,張敏杰去世。他的后人延續著這份桑梓之情。 在張敏杰先生塑像揭幕儀式舉辦當天,他的家屬還向閩侯八中捐贈了100萬元教育獎勵基金,用于獎教獎學。 “在閩侯八中新校區,保留了兩棟分別以張敏杰先生及其父親張國盛先生名字命名的教學樓,還設有敏杰班和國盛班。”閩侯八中校長林烽表示,張敏杰先生塑像落戶閩侯八中德育園,為學校增添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時時提醒廣大師生飲水思源,奮發進取。 |
相關閱讀:
- [11-20] 閩侯十措施支持民宿產業發展 甲級民宿可獲30萬元獎勵
- [11-17] 閩侯設立全省首個生態農業司法宣教基地
- [11-16] 閩侯:東南汽車城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試運行
- [11-16] 閩侯公安:學深悟透 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