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金沙鎮:以 “我”字法 推動主題教育落地落實
2023-11-11 10:15:3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1月11日訊(本網記者 朱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閩清縣金沙鎮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探索推行主題教育“我”字法,以淺顯易懂的“我學”“我聽”“我改”“我做”為主線,教育引導全鎮黨員干部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終身必修課,主動把自己的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上下功夫,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堅持“我學”為先,辦好“五個學堂”,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 上黨課。閩清縣金沙鎮供圖 辦好“傳統學堂”。指導基層黨組織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主題班會,常態化組織黨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舉辦為期三天的主題教育專題培訓班。開辟“指尖學堂”。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開設主題教育專欄,刊載《習近平著作選讀》等學習音頻,并推送學習資源,引導黨員利用網絡“指尖學堂”自主學習,讓外出、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打造“銀發學堂”。老年學校將主題教育內容納入課程,同時各村居黨支部利用重陽節契機,積極動員引導老年黨員融入主題教育。用活“紅色學堂”。充分發揮優質紅色資源優勢,打造生動課堂,扎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和現場教學。創新“流動學堂”。組建黨員志愿宣講隊,向群眾和游客宣講上演村和墘面村革命斗爭歷史以及基層奮進故事,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切實推動主題教育深入基層。 堅持“我聽”為要,做到“三個并重”,推動調查研究走深走實 金沙鎮堅持“打開大門聽意見、主動下沉找問題”,強調“請進來、走出去、沉下去”的“三個并重”組合拳,以面對面的方式聽取機關、村居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黨代表等對金沙工作、鄉村發展的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已召開2場征求意見會、1場黨代表建言獻策會議,收集了11條意見建議,并及時進行梳理整改,確保主題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下村調研。閩清縣金沙鎮供圖 此外,分批組織黨員干部到三溪鄉、上蓮鄉、永泰縣梧桐鎮開展鄉村振興現場觀摩學習,與當地鎮村干部深入交流,學習借鑒鄉村發展經驗,明確發展方向、思路。鎮主要領導進行“領題調研”,班子成員帶頭走進工廠車間、田間地頭、居民社區征集意見建議。下村入企走訪114人次,解決了34件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架起了干群“連心橋”。 堅持“我改”為重,建立“四訪”模式,推動檢視整改真改實改 金沙鎮在每月15號定期接訪日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方法,在全鎮推廣開展“談心出氣會”活動,通過村干部主動傾聽群眾呼聲、干部拉家常,幫助百姓解開心結,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截至目前,已公開接訪15次,開展“談心出氣會”活動19場,推動信訪工作“零非訪”。 座談會。閩清縣金沙鎮供圖 同時,深入實施小微權力清單、村級事務服務清單,以及12345、村居小微權力監督群等線上互動平臺,以“兩清單、兩平臺”為抓手,梳理匯總、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鄰里糾紛、污水管網接戶等問題28個,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第一線”。此外,制定信訪維穩工作應急方案,常態化推進信訪積案攻堅化解,成功化解1起長達八年的信訪“骨頭案”,并對信訪人反映的問題是否處理、對處理結果是否滿意等進行上門回訪,獲得群眾“點贊”好評。 堅持“我做”為本,用好“一線工作法”,推動經濟發展提速提質 弘揚“馬上就辦 真抓實干”優良傳統,深入貫徹“三爭三領”行動。領導干部將“辦公桌”搬到項目建設現場,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全力開展年末“收官戰”。利用中秋節村民返鄉的機會,入戶征遷動員,成功簽約金沙分院項目28戶,推動禮恩三期等9個項目進展,提前一個月完成金沙溪重點流域可持續發展項目,并率先在全縣完成鄉鎮污水治理建設項目。深入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活動,組建黨員服務企業小分隊,常態走訪企業,解決用工、項目建設、融資、人才引進等方面的緊急問題。指導禮恩公司申報省級綠色經濟高層次C類人次,獲評“2023年度省級綠色工廠”,實驗中心獲得實驗室認可證書。 以“產業振興”為重點,注重村財、村民“雙增收”。下林村采取“村企聯建”模式,幫助企業改善生產條件和運營環境,助推企業擴大產能,并在寶峰、古洋等村推行返野生林下種植,帶動1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上演村聯合鄰村東坑村組織105戶村民自發出資購買魚苗1.5萬尾,放流到金沙溪上演段,增強村民護河愛水意識,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增加村民收入。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