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區:辦事實解難題 以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2023-11-10 15:50:0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1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朱琳)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晉安區各級各部門深入基層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解民憂,以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啟動改造 老小區煥然一新 鼓山鎮將主題教育同民生實事相結合,聚焦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啟動全區今年最大老舊小區改造——金暉新村改造項目。 1998年,金暉新村建成交付。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占地80多畝、含有37棟住宅樓的小區,存在設施老化、配套不足、外觀破損等問題。 在綜合小區現狀、業主訴求后,區、鎮制定了“先民生后提升、先功能后景觀”的改造原則,并列出11項改造內容,包括雨污管網疏通或改造、破損路面整修等。盤根錯節的電纜逐漸下地,破損脫落的樓道墻壁統一修復,老化窨井和地下管網逐批更換,雜亂停車位規整后新增100多個泊位,垃圾分類屋面積擴大了……如今,這一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末的老小區,喜迎新變化。 新店鎮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傳家寶,深入開展“沉一線、找問題、想辦法、促提升”活動,解決一批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主題教育有力有序扎實開展。 2017年,新店鎮坂中村啟動征遷。2020年,村民陸續開始裝修、搬進新房。但因為一些原因,村民的不動產權證遲遲無法辦理。結合主題教育的開展,新店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議,加班加點梳理項目相關資料,摸清各方訴求,依法依規提出解決方案;新店鎮還通過市區相關部門與開發商多次溝通,主動協調房管、土地發展中心等部門落實開票事宜。經過多方努力,購房發票開出。 10月30日,坂中村協調原拆遷部門在村部設置辦理窗口,讓村民在家門口一站式完成辦證的最后一道手續。截至目前,已有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完成不動產權證辦理,其余村民也在陸續辦證中。 解停車難題 應群眾所盼 新店鎮堅持從群眾關心關切出發、從群眾急難愁盼著手,盡心盡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通過“自己找、上級點、群眾提、開門聽”等多種方式查擺問題,切實解民憂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井店村常住人口4000余人,很多村民買了車,卻沒地方停,就把主干道兩側當成了臨時停車位。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時段,6米多的路面擠得滿滿當當,僅剩一車道可通行。一旦兩車交會,進不得,退無路,現場亂成一鍋粥。 查擺問題,立整立改,將群眾的困難清單,變成主題教育的“項目清單”。新店鎮黨委召開專題會議,召集村委會、村民代表共商共議,決定將井店村委旁邊的千余平方米空地,改造為正規停車場,向園區企業和社會車輛開放,收取低費用,一舉解決停車難、道路堵的問題。 打出組合拳 生活環境大改觀 宦溪鎮牢牢把“實”的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始終,扎實做好民生實事,補齊美好生活短板。桂湖片區回遷后,因居住人員繁雜、沿街店鋪眾多,基層治理存在堵點、難點、痛點。例如,嶄新大樓下堆積著建筑垃圾,大風天里塵土飛揚,大雨過后污水四溢。宦溪鎮快速行動,第一時間組織車隊、鏟車,分批清運建筑垃圾。 沿街店面污水管道堵塞,臟水外溢。宦溪鎮聯系施工隊伍,聘請專業管道疏通車,對該位置排污管道進行疏通。為徹底解決污水外溢問題,宦溪鎮鎮黨委、政府進行專題研究,決定對損壞的污水管道進行重新鋪設,目前已經全部更換。 路燈突然不亮了,夜間行路格外不安全。宦溪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向上溝通,多方協調努力,快速安排電力施工隊伍進行安全試驗檢查,清除有安全隱患的雜草藤蔓,解了群眾的難題。 小小飯堂暖人心 “五級關愛”伴桑榆 王莊街道秉承為民情懷,堅持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推動主題教育走到群眾中去,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王莊街道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主動認領群眾“心愿”展開“亮曬比學”,梳理出老年人急需的就餐就醫等需求。黨員干部多方勘查,最終選定大名城小區15號樓架空一層作為經營場所,并引入專業運營團隊華煦養老公司,逐一攻克場所、資金、人工等難題,將首家長者食堂社區店辦起來。 該食堂為轄區500余名60歲以上老人服務,提供50個餐位,每餐提供不低于6樣葷菜及4樣素菜,設置中心廚房配送和現場供餐等方式。開在自家樓下的長者食堂,“解放”了不少疲于做飯的“銀發族”,讓他們能在一餐餐“熱飯”的飯香中,感受平淡的幸福。 面對困難長者、兜底人群迫切的就醫買藥需求,王莊街道發動一切可發動的力量,由社區牽頭探索社區居家養老“長者五級關護”體系,聯動鄰里志愿者、社工、社區、醫院、企業等五級力量,搭建近鄰互助健康關護體系。 主題教育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晉安區各級各部門將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擦亮幸福底色。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